“放心,這裡也有一篇蘇東坡寫的一篇傳世文章。”

“我草,凡哥,你別誘惑我。”

可以說。

前幾天陳凡在杭大講的蘇軾,當真是讓蘇軾徹底的火了。

這些天,不管是快抖上,還是各大媒體,還是一眾朋友們的朋友圈……都是紛紛在轉載蘇軾的《水調歌頭》。

對於他們來說。

他們認為,水調歌頭絕對是宋詞最為巔峰的存在。

不過。

陳凡並沒有講完蘇軾。

這也讓無數大家感覺就像貓抓了似的,全身無比的難受。

“哈哈,我就誘惑你。”

陳凡笑了起來。

各個5a級景區除了拼風景之外,那就是拼文化,拼底蘊了。

如果一個景區的文化底蘊夠高,有的時候哪怕就是一個亭子,一座小山, 一塊空地……都能吸引無數人。

谷隙

赤壁古戰場自然不是特點知名,但,如果在這個時候留下了一篇傳世的文章呢?

也不廢話。

陳凡接上了杭大結束之後的話題:“蘇軾被扁到黃州之後, 開始心情有一些鬱悶。但是,當他開始耕種那塊50畝的山地時,卻不知道為什麼,心情變得無比的平靜了。他開始不再去想自己在朝廷上的得失,也不再去想自己被貶怎麼樣。他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去外面遊玩,突然卻下雨了,同行友人被雨淋的都很狼狽,只是蘇軾卻不覺得。過了一會,雨放晴了。回到家裡,蘇軾提筆寫下了一首《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定風波》在蘇軾的詩詞裡面並不算是特別知名的代表作。

但是。

蘇軾在被貶黃州之後,卻是從這開始心情得到了抒懷,心胸與境界變得更為豁達。

特別是最後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

是雨也好,是晴也罷,在蘇軾這裡,已經無所謂了。

“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直播間裡一眾網友重複著陳凡這一首定風波。

雖然。

他們知道。

這首詩比不上《江城子》,也比不上“應似飛鴻踏雪泥”那般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