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哥,講一下嘛,講一下。”

“凡哥,一天不看你直播,我們一天都感覺不舒服。”

“凡哥,給伱刷小禮物哦。”

看著這一些頭皮發麻的話, 陳凡打了個抖擻:“停停停, 別說了, 我跟你們講講。不過,先不講蘇軾,我講一個與蘇軾關係非常近的另一位人物。”

“這個人是誰?”

“蘇轍。”

“蘇轍是誰?”

“九年義務又沒畢業吧,他是蘇軾的弟弟。”

陳凡得意的笑道。

這種感覺還是挺爽的。

特別是看到一眾網友,一眾所有人都是懵逼狀態的時候。

陳凡就感覺,他有必要給他們科譜科譜堂堂大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一門三父子,前世誰不知道。也就這些傢伙了,啥也不懂。

這麼一想。

陳凡感覺自己的擔子有些重啊。

不過。

谷鄙

慢慢來。

上下五千年,一下子陳凡也不可能講得完,倒也不急。

隨即,陳凡拿出手機,選擇開播:

“蘇轍,字子由,蘇洵的二子,蘇軾的弟弟。其父親蘇洵雖然沒有功名,但卻非常博學,且有大才。當時宋朝不少文壇大佬,都與蘇洵的關係不錯。1056年,蘇轍父子三人同遊開封,途經成都時,拜訪出知益州的大臣張方平,張方平以國士禮對待蘇轍父子。可見當時蘇洵雖然沒有功名,但一身學問卻不在朝廷一眾大臣之下。”

“1057年,只有18歲的蘇轍與哥哥蘇軾一同參加殿試。當時,蘇軾考完就說,這一次我考得很好,我看到題目直接就寫,什麼話都敢說。但他不知道,做為弟弟的蘇轍寫的文章,直接就罵起了當時的皇帝宋仁宗。說仁宗沉溺於聲色犬馬,怠於政事,還聽不進去逆耳忠言,惟後宮裡那群婦人之見是從。蘇轍還拿六個昏君來做為比喻,言下之意就差說宋仁宗根本不配當皇帝。”

陳凡只是剛開一小段,一眾粉絲便一下子議論起來。

“我去,這個蘇轍這麼吊,竟然敢寫這樣的策論,不怕死嗎?”

“難道,蘇轍要被皇帝弄死?”

不過。

到底是宋仁宗,而且這是在宋朝。

雖然蘇轍寫的策論大部分是在罵他,但宋仁宗卻並沒有太過於生氣。反倒是,蘇轍的文章還讓當時的主考官非常欣賞,認為蘇轍勇氣可佳並指出朝廷存在的問題,他們開考不就是想要選拔這樣優秀的人才嗎?所以應該將蘇轍例為第三等。但另一位考官不同意了,他說道,就算他勇氣可佳,但對於皇帝也太不敬了,看他的策論,簡直就差說一句宋仁宗是昏君。

不過宋仁宗卻表示,他以直言以得人,而因直言拋棄他,天下人會怎麼說我呢?見此,最後一位考官出來打起了圓場,表示這位蘇轍有才確實也是有才,但意見提得也確實有些過,不如放在四等好了。結果蘇轍便例入了四等,不久蘇轍就被朝廷任命為省校書郎。隨後幾年,官路通暢,步步升官。

不過後來因反對新法,被新黨打壓……至此一路被貶。

當然。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

宋朝升升降降太正常了,反正宋朝比較開明,士大夫就算是被貶也還有得官做,就是官做得比較小一些。

也不會有什麼殺身之禍。

可是。

蘇轍沒有殺身之禍,他的哥哥蘇軾卻惹出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