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也沒辦法啊。

幾萬個遊客,要是個個都打起挖皇陵的主意,那他還要不要混了。

雖然他們也不是陳凡指使過來的。

但是。

說到底他們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過來的。

萬一後面搞大發了,給自己扣上一個宣傳封建迷信的帽子,那就不好了。

再加上盜墓這玩意兒,本來聲名就不好。

陳凡雖說不是特別再乎名聲,但真成那些名氣不好的盜墓頭子,那還怎麼見人?

……

“來來來,大家跟我來,沒有跟上的,大家也可以看我直播。”

驪山很大。

但幾萬遊客也不可能全部跟著陳凡。

所以陳凡在一邊介紹的時候,還一邊拿起直播。

權當又一次做一翻導遊直播好了。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幾千年以來,驪山見證了中華的崛起與興衰。西周周幽王時期,周幽王是一個非常昏庸的昏君。當時關中地區發生了大地震,整個天下百姓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但周幽王對於這一些卻視而不見,仍是每天飲酒做樂。這裡有一個叫做褒珦的大臣,他便去勸諫周幽王。不想,周幽王非但不聽,還將褒珦給關了起來。”

“褒珦在監獄裡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徵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周幽王,替褒珦贖罪。

“周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周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並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豔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周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奸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烽火臺是外族侵犯時緊急軍事報警的訊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就在我們這裡的驪山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結果,當週幽王將20座鋒火臺點燃之時,天下一眾諸侯都是無比的驚慌,然後進京護駕。可一眾諸侯來到京都之時,卻發現並京什麼情況也沒有。一時之間,一眾諸侯在那裡是大眼瞪小眼。見此情況,褒姒感覺周幽王將軍國大事當兒戲一般,不自覺便笑了起來。”

“這一笑,可把周幽王給刺激得不行。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笑臉,為了讓褒姒再度出現笑容。周幽王如此又進行了幾次燃燒烽火臺,一時之間,京都再次烽火狼煙。可是,剛開始幾次,天下一眾諸侯都是紛紛前來護駕。可次數一多了,一眾諸侯便再也不來了。”

這便是周幽王“鋒火戲諸侯”的故事。

但是。

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

接著,陳凡繼續說道:“看到周幽王如此昏庸,申侯就聯合其他幾位諸侯,以及犬戎帶兵攻打西周都城。見此情況,周幽王連忙點燃烽火臺。可因為前面幾次周幽王戲耍了一眾諸侯,一眾諸侯雖然看到了烽火狼煙,但卻一兵一卒也不派過來。隨即,周幽王帶著褒姒逃到了驪山的離宮,但最後還是被犬戎士兵發現。最終,周幽王以及褒姒,都被犬戎殺死。至此,西周也因為周幽王的昏庸就此滅亡。”

雖然幾千年過去了。

人們再也無法看到當時的情況。

但幾千年過去。

驪山還是這個驪山。

他是歷史的見證者。

“我草,這個周幽王。”

“這也太昏庸了吧。”

聽完這個故事,眾人也是不斷感嘆。

見過昏庸的,沒見過如此昏庸的。

竟然拿軍國大事當兒戲。

結果好了。

自己死了,國家也被滅了。

要不是周朝氣數沒盡,後面又哪裡有什麼東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