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3000多年。

再加上2000多年。

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我們中華文明歷史哪裡是3000多年,又哪裡是4000年。

我們中華文明歷史,則是5000年。

“5000年,我草,我被震撼了。”

“我也是,5000年啊,我現在激動的發抖了。”

“別說了,想到我們中華有5000多年曆史,我恨不得大叫出來。”

這是一種文化認同感。

這樣的認同感產生的興奮,當真不是一般的激動難於體會的。

當然。

這一期節目的資訊並不只是如此。

……

“各位,各位,別激動,別激動,這期節目還有好多資訊呢。比如秦始皇,當時講秦始皇的時候,我感覺我之前的歷史觀完全破滅了。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這是何等的魄力。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大一統。我感覺,贏政是我在歷史當中最為被遺漏的一位。”

“是的,此前皇帝當中,我一直以為劉邦很牛逼,接下來則是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這一些。哪怕就是後面的漢宣帝,漢光武帝,也比贏政牛逼。可現在我才發現,秦朝雖然二世而亡,但贏政真的可以算是千古一帝,遠非漢朝一眾皇帝可以相比的。”

“不只是漢朝皇帝不能相比,唐朝皇帝,宋朝皇帝,明朝皇帝……等等一系列朝代的皇帝,都不能夠相比。”

“別提宋朝皇帝了,提了丟了。贏政就是千古一帝,他打破了春秋戰國,打破了周朝,打破了夏朝,打破了商朝的一系列體制,請問,誰比他牛逼?不過,也有遺憾。”

“啥遺憾。”

“就是資訊量還是太少了,搞得我一直都在搜尋贏政的資訊,但搜來搜去也就那樣。”

“別搜了,要是你能搜到,人家陳凡老師還能講什麼?”

“也是,但感覺好像上了陳凡老師的當。”

“靠,你不說我都沒發現。怎麼辦,怎麼辦,我好想知道秦始皇贏政一系列的資訊啊。”

“好想知道也沒用,很多的一些史料都找不到,所以我們知道的很少。要想知道更多內容,嘿嘿,記得每天關注陳凡老師吧。”

……

“除了秦始皇,大家難道沒有發現其他的資訊嗎?”

“什麼資訊?”

“太史公在他的史記裡面,記載了很多的一些資訊。比如說孔子……”

“對對對,在司馬遷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他絕對比之我們更為了解孔子。可惜,我們對於孔子的瞭解並不多,只知道他有一部論語。雖然一部論語,就已經奠定了他的歷史地位。但我相信,孔子除了論語,他還有其他許多許多的創舉,並且還有許多與他有關的故事。”

“怎麼破?”

“別問,問就是再找陳凡老師。”

……

“唉,你們這些傢伙,都沒有說到重點啊。”

“重點是什麼?”

“重點是,各位發現沒有,在第二期最後關頭,陳凡老師翻出來的二十四史,我們知道多少?我們只知道十來史,或者這十個史不少也都是殘缺的。不過,這都不是最為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你們誰看過啊。”

“別問我,我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