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陳凡老師嗎?”

“你是?”

“哦,您好,您好,我是人社語文教材主編趙佔良,您的電話是葉校長提供給我的。”

“你好,趙主編。”

“陳凡老師,是這樣的。經過專題組研究,我們決定在中小學語文課外讀本收錄您的武松打虎,以及您剛剛沒多久發表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有稿費嗎?”

“有的,有的,不過稿費不是特別高,我們所有錄選的文章,一律都是按千字1000元的標準。一會,我會將具體的檔案發到您的郵箱。”

“行。”

陳凡點頭。

對於趙佔良的電話,他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不管是武松打虎,還是魯迅先生的文章,進教科書都是正常的。

倒是不進教科書,才不正常。

就是稿費有些低。

畢竟是教科書,不是商業書籍。

隨即。

陳凡將自己的郵箱發給了趙佔良。

過了一會,趙佔良便將具體的一些資料發了過來。

陳凡看了看。

這個資料,主要是收錄各類文章的具體辦法,以及稿費標準……等等。

不過陳凡看了一下,發現屬名有問題。

隨即,陳凡便給趙佔良再打了一個電話:“趙主編,這裡的屬名有些不對。”

“陳凡老師,您指的是?”

“武松打虎的屬名不是陳凡,而是“施耐庵”。”

“施耐庵?不是您嗎?”

趙佔良有些驚訝,隨後便明白過來:“好的,好的,明白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也會寫上施耐庵的筆名。”

這麼想是正常的。

趙佔良認為施耐庵是陳凡的筆名。

所以武松打虎屬名是施耐庵,自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筆名,也是施耐庵。

只是陳凡卻再度搖頭:“趙主編,不是這樣。武松打虎的屬名是施耐庵,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屬名是魯迅。”

“魯迅?不是施耐庵了……陳凡老師,您搞太多筆名了吧。”

“難道一定得用真名?”

“這倒不是……主要是一個作品一個筆名,不太好傳播您的名氣。”

“沒事,就按這樣。”

這都是搬運來的作品,陳凡也不好意思屬上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