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聽到這話,看著吳元化手中葫蘆黃符,有些好奇。

在他看來,既然是差事,必然是耗費時間的,多半隻會耽誤修行。

雖說身為外門弟子,這事兒避是避不過, 一年下來,總也要耽誤那麼一兩次。

可吳元化卻說此中還有好處,難免讓王則有些不解。

吳元化解釋道:“這差事來由,與你內門一位師兄有關。”

“他因煉法器,需取一些地火精華運用,於是便求了一道入神爐峰的法旨。只因他煉器一時抽不開身,所以才到外門尋人替他去往神爐峰採煉一葫蘆‘地火之精’。”

“這葫蘆便是承載火精之用,此符也即是入神爐峰所需法旨。”

“按理來說,採煉火精之事,頗費功夫,這一葫蘆火精,等閒元真修士,沒個一年半載,只怕收煉不全。”

“而神爐峰所在,常年地火精氣蒸騰,不是個修行善地。乍一看,似乎是個苦差。”

“可事實並非如此,只因那神爐峰中,實有幾分機緣可取。”

“此中機緣,卻與你所修五氣煉真訣有關。”

“我曾與你說過,我早年所煉,便是這部功訣。而憑我尋常資質,能有如今功果,其實與神爐峰便有幾分因緣。昔年我在外門修行, 正是藉助神爐峰一處密地,採納五行之機, 方才順利煉就靈胎,拜入內門,得師授法。”

“神爐峰乃是內門要地,等閒難得進入其中。”

“如今有此機會,正合你修煉五行煉真訣。地火精華採煉之事,頗耗費時辰,可也正有你修煉的時間。以你天資,在那神爐峰中採煉地火精華同時,借那五行靈地修煉,說不得等這一葫蘆火精集滿,便是你元成顯意之時。”

王則聽完這話,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這裡頭還有這等牽扯,難怪吳元化會說這差事是個機緣。

回過神來,便又有幾分感念。

如此密事,吳元化能說與王則聽,可以說是十分照顧了。

說來王則正愁五氣煉真訣真氣積累太慢,便有這等差事上門,實在也算是運氣不小。

他當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於是直接道謝應下。

見他如此,吳元化也是微微一笑,又道:“那五行靈地所在,頗有幾分講究,找尋不易,箇中路線,你可要記清,否則你此番入那神爐峰,便真只是耽誤修行了。”

說著,吳元化便將在神爐峰中尋找五行靈地的路線,說與了王則。

王則不敢怠慢,仔細記下。

吳元化也沒有多說其它,傳下靈地所在之後,便將用來承載地火精華的葫蘆,以及進入神爐峰的法旨給了王則。

轉而又傳了收煉火精的竅訣,也便告辭離去了。

將這位師叔送走,王則略做琢磨,自覺再無它事,也沒耽誤。

收了東西,吩咐童子看好洞府之後。

便尋來力士擺渡舟楫,往內門神爐峰而去。

……

截江劍派內門諸峰,外門弟子尋常不好探訪。

除非內門有人相召,或者是領了正經差事,要到其中處理什麼事務。否則外門弟子,輕易也難進入內門遊蕩。

即便王則法旨在身,也不好胡亂闖入別峰。

於是指引行舟力士前行,也不敢走錯了道路,小心按著吳元化所指點的方向,一路行船。

好在路上沒有什麼意外,轉眼千里水脈登渡,舟楫已已是到了神爐峰附近。

抬眼望去,千丈雄峰聳立,雲霧遮蔽,難見全貌。

但山體周遭縈繞的雲霧,明顯透著幾分赤紅之色,顯然內中真火精氣豐沛之說,也是不假。

越到近前,山上赤色便愈發明顯,山巔雲霧之中,隱約還能看到一尊巨大銅爐身影。

王則領受差事之時,得吳元化提點,卻對此爐來歷有幾分所得。

據吳元化所言,此爐乃是截江劍派一尊上乘靈寶,喚作五火神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