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雲州變故 天大機緣(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我二人確實是左道修行,只是本也並非雲州之人。”
“早年雲州正如道友所說,自是不曾有這許多修行人的,至於似我二人這般的散修人物,為何匯聚於此,卻也頗有幾分說道。”
“哦?”王則挑眉。
他本有幾分猜測,而今得了婦人回應,方才確定了這婦人居然也是修行中人。
聽了婦人這一番話,他倒也對雲州如今情況更多幾分心思。
他本來只因昔年牽扯,想從烏道人口中打聽打聽白陽教資訊,做上一番琢磨。
眼下得知雲州匯聚不少修行人物,一時不由上心。
他此番下得積雲山來,除開陸鏡生所託之外,最為緊要的一個目的,便是要尋得一條修行前路。
如今雲州修行人士若多,資訊一廣,門路自然也就更易尋得。
因此他現下倒是真個愈發有心,與這二人多做幾分交談了。
“某家洪七,旁門野修一個,未請教兩位道友遵諱。”王則心思一動,擇了個化名,與二人抱了抱拳。
見王則對這事兒似乎十分感興趣,本著交好心思,婦人乾脆坐了下來,自我介紹道:“原是洪道友,婦人姓杜名巧,亦是江湖野修,無有什麼師承,機緣巧合煉得的一身左道本事。只因家中行三,左道朋友們都稱我一聲‘三娘子’。”
說著,一指烏道人,又道:“這老道名作烏道靈,與我一般,也是機緣入道,頗有一手製符的本事,道友喚他烏老道便是。”
“三娘子,烏道友。”王則又是抱拳。
二人也做回禮。
王則繼續問道:“三娘子方才所言,洪某倒有幾分好奇,卻不知這雲州生了什麼大事,竟引得各方修行人士匯聚於此?不知三娘子可方便替某解惑?”
“道友此來雲州,莫非真不知此間之事耶?”三娘子尚未回應,一旁烏道人倒是有些耐不住問了句。
王則心下更好奇幾分。
聽這話的意思,這訊息似乎傳播的廣度還不窄。
他念頭微動,心中一時想法不少。
早年他尚未仗著劍氣手段進入趙家之前,也憑藉一手白陽劍訣,以旁門修士身份,在江湖上混跡過。
對於這些個旁門野修,左道散士的瞭解,卻不算少。
此類人物,多是在泥塵裡打滾慣了的存在,斷他個自私自利不好說,若只道一句‘不見兔子不撒鷹’卻是毫無問題。
倘無足夠的好處,這些人物只怕不會無故匯聚一州之地。
他仔細想來,能讓這些人物如此上心的,無外乎也就是什麼難得的修行機緣了。
若真有如此機緣,是否也是他的機會?
他心思轉動不少,面上卻不見幾分波動,搖了搖頭,只道:“洪某到此,是得了故人委託,處理一樁小事而已,確實不知雲州變化。”
此話一出。
杜三娘子與烏道靈相視一眼,交流不少眼神,也不知是生出了什麼想法。
三娘子道:“此事說來倒不復雜,道友既然也是我輩旁門中人,想必也知我等左道修行之艱難,旁的倒也還好,左道雖無厲害傳承,鬥狠手段也未必不能與那玄門正宗弟子一比。”
“可問題就在於,正法傳承無有,長生卻不可求。縱使神通再是廣大,不得正果,百十載後,也逃不過黃土一抔。”
“雲州變故來由,便與這長生機緣有關。”
“此中牽扯大魏上宗浮鼎仙門,具體不好細說。而且我二人出身卑微,所得訊息微薄。如今所知也是不多。”
“根據我等所得零星訊息,大概是仙門郡所在,有與浮鼎宗有關的天大機緣,可讓人邁入真修,得成正果。”
“也正因這所謂機緣,包括我等在內的諸多散修野道,方才匯聚雲州。道友若是早來幾年,也難在此間遇到我二人。”
浮鼎宗?
王則訝然。
他實不曾想,自己下得山來,兜轉一圈,又與浮鼎宗訊息扯上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