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涉及修行,哪怕只是旁門小術帶來的資源問題,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趙家雖是玄門世家,但在浮鼎宗治下諸多玄門世家之中,也只是中下層次,在修行界中,算不得如何富裕。

於是當時也只給了王則兩個選擇。

一是替王則弄來一部適合他如今情況,能給身體帶來補益的吐納法門。至於王則補養身體所需其它資源,則不再提供直接幫助。但允許王則在空閒時候賺外快。

二是每次發俸,都給王則加上一瓶仙芝丸。

很顯然,王則選擇了前者。

這自然有他的計較,以他的情況,若是日後始終不能等來轉機,隨著身體的衰弱,趙家並不足以作為依靠。

畢竟若是以後離開了趙家,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薪俸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選擇吐納法,便是日後下了山迴歸塵世,也能多幾分資本。

沒有過多胡思亂想。

王則算了算與陸鏡生僕從定好的時辰,再次梳理了一番氣息之後,便自起身,只背起一柄隨身長劍,走出了洞府。

……

王則所居住的洞府,高懸千丈碧崖之上。一是為了清靜,二個則是因為在積雲山中生活的人實在不少,沒那麼多好地界供人居住。

浮鼎宗三大外院,赤霞、金霞、紫霞三觀,皆在積雲山中。

赤霞觀下轄諸峰之中,較為適合閉關、出行的洞府,不是一般人能住。

王則一個記名弟子的護衛,甚至都算不上是浮鼎宗之人,能有這麼個洞府居住,已經是十分不錯了。

他在這碧崖之上,居住已有十餘年,早已適應。

甚至因為心中長生野望,也樂得在這彷彿仙家居所的高崖之上修行。

此外左近鄰里之中,也有幾個與他一般,雖不是浮鼎宗弟子,依舊在積雲山中生存的朋友。

所以往日王則生活也不算苦悶,居住此間亦不算為難。

順著碧崖上連線各處洞壁巖府的狹窄棧道,王則下得山來。

時正秋日,積雲諸峰,雲山霧繞之中,隱見紅楓搖曳,層林盡染。側耳細聽,還能聽到山野猿啼之聲。正是靈山秀水景象。

耳聽幽澗猿啼,遍觀漫山紅楓,王則略有幾分失神。

似這般秋日盛景,他入積雲山來,已經看了有十二次了。

只是不知為何,都不如這一次來得更有衝擊,彷彿人都變得多愁善感了幾分。

“哈,果真是年紀不小了。”

王則搖頭失笑,隨即卻不多看,躍下石棧,飄然踏入了幽林之中。

……

積雲山共有十八峰三十六水澗,常年各色雲霞繚繞,積雲之名由是而得。

其中赤霞、金霞、紫霞三峰,分是三大外院主峰,其名來由,亦與這山中流轉的雲霞不無關係。

此間修行的道人,每每跨越一峰,便能得見雲霞變色,又是一景,說來也別有幾分趣味。

第九峰觀陽峰所在,立於積雲山最東。這裡常年日照,消去積雲,最是清明。其上被浮鼎宗內院大修士,以神通手段開闢了一處數百丈方圓的巖臺。

本是為了方便三大外院有緊急要事召見諸峰弟子之時,有個匯聚之所。

時日久長,卻成了各峰道人交易、來往之地。

後來又有腦子靈光的三觀弟子,請示內院後,施以手段,建了不少亭臺樓室,此地更是熱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