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不枉為君一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嘯容他們被殺得狼狽不堪的時候,才讓雲吉與雲利兩兄弟帶人出手,他們是今日才來此地,為的就是現在。
雲吉與雲利都是做過匪寇的,這匪寇的殺人招式與軍隊出來的秦嘯他們不一樣,尋常人可能察覺不出,但郡守府的部曲不是尋常人,秦嘯每一步都小心謹慎。
部曲漸漸落了下風,立刻開始撤退。
自此,秦嘯的瞞天過海圓滿達成。
士兵與部曲回城稟報,讓郡守確定是他的細作露了馬腳,才有昨夜的事情,全然不知眼皮子底下的人已經換了主。
與此同時,蘭岸趕回了軍營,將秦嘯的一封書信遞給了君辭。
君辭展閱之後,眉梢上揚,鳳眸溢位點點笑意,將信遞給了霍清渠。
信上,秦嘯將他全部的作戰計劃以及取得的成果都簡略說了一遍,給君辭信的目的不是為了提前讓君辭知曉戰果,而是請君辭指派一個人去接管,畢竟他們即將返程。
「秦將軍,不負主公栽培。」霍清渠看完,也是歎服不已。
這些日子,他也在研究如何攻破這個地方,方法不少,但最佳的也是和秦嘯一樣,只是未曾實地考察,不知是否可行。
若是尋不到一個繞過村落直達馬匪村的地方,就不得不改變計劃。
這個法子,金墉城郡守難道沒有想過?
恐怕也想過,並且實施過,奈何沒有尋到突破口,可見這條路尋找起來有多艱難。
秦嘯信中有提及,他一路上遇到不少白骨,有些身上還帶有官府令牌,顯然就是入山迷失或者遇險的探子。
「他本是寶玉,無需雕琢,只待時機罷了。」君辭不敢居功。
對於秦嘯,她除了教了他些許感興趣的武藝,其餘都不是她的功勞。
至於作戰行軍之法,到底是家學淵源耳濡目染,還是經過應無臣大半年的悉心栽培,君辭不得而知。
秦嘯的勇武,卻是與生俱來。
「你通知胥晉與三娘去一趟吧。」君辭吩咐霍清渠。
現下也沒有旁的人可以派去坐鎮。
「主公要如何治理?」霍清渠問。
君辭:「無需計劃,這不是我們應當染指之處。」
霍清渠攏眉:「將軍是要上報陛下?」
君辭頷首:「此地於金墉城之外,又掌控數個村落,百姓數千人,扼金墉城之咽喉。金墉城乃京都之門戶,我豈能私佔?」
這和其他的匪寇不一樣。
如果秦嘯只是收颳了錢財,無論多少,君辭都可以吞下,行軍作戰,戰利品就應該屬於自己。
但秦嘯這是攻佔了領地,君辭不可能因為無人知曉,就佔為己有。
「主公,秦將軍只怕心有不甘。」霍清渠提醒君辭。
如果只是為了錢財,秦嘯不會費這麼大的勁兒,他很明顯和霍清渠一個想法,想要把這個地方讓君辭私有化!
或者是成為中護軍的背後馬場和糧倉!
「我會待他歸來,與他曉以利弊,再入宮告知陛下。」君辭道。
張了張嘴,霍清渠歇了勸說的心思。
他跟在君辭身邊時間不短了,深知君辭打定的主意,他們是無法撼動,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