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松滋城,霍清渠一直擔憂此事成為秦嘯的心結。

“不瞞將軍,那日屬下不慎聽到秦統領呵斥幾位幢主。”霍清渠本不想提及此事,有挑撥之嫌。

但君辭提到這一茬,霍清渠索性也就說了出來。

巫錚對君辭盲目崇拜,壓根沒有將這事遷怒到君辭身上,抱怨的幾位幢主,或許也沒有多少異心,只是畢竟奮勇廝殺,付出那般大的代價,拿下的人生第一座城池,不是人人都如同秦嘯與巫錚一般,能夠因為忠於君辭,而放下心頭執著。

這是功績,是為將之人的履歷!

更可能是光耀門楣的壯舉!

有人感慨了一句:“若將軍沒有將人頭送給周光該多好。”

巫錚當即急紅了眼:“你在質疑將軍?若無將軍,你有膽量立於此?你這一身武藝從何而來?你此言與白眼狼何意?”

被指責之人也面上掛不住,和巫錚爭辯了起來。

後來秦嘯來了:“我們是中護軍,是將軍手下之人,將軍之榮是我們之榮,將軍之辱便是我們之辱!巫幢主有一句話說得對,若無將軍,我們恐怕連宜都城都拿不下,更遑論松滋城?”

見那人不服氣,還欲辯駁,秦嘯沒有給他機會:“你或是想說,若無將軍,我們也不會被牽連要上戰場。”

見那人被噎住,秦嘯冷笑道:“你武藝日益漸長之時,怎不怨將軍?你殺寇斂財,使得家中充盈之時,怎不怨將軍?你入城再不被其餘三軍欺辱時,怎不怨將軍?你能挺起脊骨,高聲對旁人喊出你是中護軍,旁人因將軍而避你之時,你怎不怨將軍!”

秦嘯的四問,令其啞口無言,最終撲通一聲單膝跪下:“統領恕罪,卑職口無遮攔,願領軍法!”

見他面色誠懇,秦嘯面色稍緩,親自將其扶起來:“你我一軍,我雖怒你胡言,卻不想以此動用軍法,叫將軍知曉,恐傷她一片鞭策你我之心。”

而後秦嘯又道:“以將軍與關隴軍之怨,將軍便是不將人頭送回,只怕周將軍也不會善罷甘休,非我小人之心,以我所見,必要之時,周將軍欲發作,指不定親手殺幾個人……”

殺誰?

殺關隴軍來嫁禍劉宗?

在場之人都不信,那隻能是殺無關痛癢的百姓,這很符合周氏的作風。

所以君辭送不送人頭回去,局勢到了這一步,只要周光還要攪合,要引戰,都會走這一步棋。

相反,君辭送了人頭給周光,或許還救了幾個無辜之人。

先前隨意感慨一句的人此刻面紅耳赤,更加羞愧難當。

這一切被霍清渠看在眼裡,他深感觸動。

君辭在努力維護秦嘯與巫錚他們。

秦嘯和巫錚等人又何曾不是在處處維護著君辭?

這等情誼,實屬罕見!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