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龐巍商議好之後,君辭就好似不再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認認真真清點起要遣返之人,因著中護軍較為雜亂,底下的尋常士卒,大多是祖籍極遠之處,俗稱來自窮鄉僻壤,其他三軍自然看不上,一股腦兒扔到了中護軍。

儘管君辭來了之後,中護軍蒸蒸日上,日子好過了起來,餉銀也是按時傳送,再無拖欠、剋扣和殘次,但他們思鄉心切,且前些年的日子實在是太苦,現在雖然吃得飽穿得暖,但君辭的下屬一個個不把他們當人一樣操練,也是苦不堪言。

故而除了有些上進之心的人,基本沒有人活動,君辭處理起來異常順利,是第一個上呈名冊之人。

交完名冊,朝廷核實之後,君辭就能去挑選新入伍的人,人數與遣返對等。

分配到京師服役的人都集中在一個地方,等待著被分配到各個軍營,也不知是從何時起形成了不良風氣,不是按照能力來分配,而是軍中將領自個兒去挑選,至於挑選的順序,由每年武比的名次來定。

君辭去的時候,面前站了數千人,都是十五至二十的青年,時下沒有強行徵兵,兵力並不短缺,這些人是年滿服役,並非規定每戶必須出丁,故而見不到年齡超過二十者。

這些人面貌不一,大半是面黃肌瘦,也有身強力壯者,

君辭來時,他們就知曉君辭身份,有些機靈打點過的,看君辭的目光格外迴避與閃躲。

一一掃過,君辭開口問:“可有擅廚者?”

其實君辭手裡有個名冊,上面記錄著這些人的基本資訊,但她沒有翻。

她發問,大多數人還是積極響應,來自尋常農家,不懂彎彎繞繞,更不知道中護軍因著君辭而行走在懸崖上,隨時都有人推一把。

凡是應了的人,君辭都要了。

陪同的將領摸不著頭腦,這選兵卒,選擅廚的?

君辭現在缺的就是一個伙伕營,行軍打仗,吃得好能令士兵士氣更足!

只是這一項,她就挑了一百人,看得陪同的將領唇角抽搐,哪怕要建個伙伕營,也用不著這麼多廚子吧?

不過他不敢詢問,以免被有心人造謠,說他心向著君辭。

“可有擅長木活?”選完廚藝,選木藝。

又是一百多人,接著君辭又挑了擅長竹編、陶具等,最最離譜的竟然還挑選了擅長縫補、木偶甚至會吹嗩吶的!

君辭的路數一下子把周榮要安排眼線的計劃打亂,因為她沒有挑選擅長鍛造、獸皮或者身子骨強健,有些粗淺武藝傍身的人。

眼看著自己沒有被君辭挑選,有些人後來不得不在君辭問是否擅長什麼的時候,胡亂站出列。

君辭照單全收,她的記憶力極好,那些人是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她看似隨意點頭,實則印刻在腦海裡。

選完人就直接帶回營中,招來了柳城:“這些人都是我精挑細選,他們各有所長,你按照他們所長安排下去。”

交代完,君辭就走了,這是讓有些人自己露出馬腳。

因為君辭挑人的方式聞所未聞,不規矩的人都是後來臨時插進來,這會兒按照所長分派,一試必然就露餡兒。

他們只能勉強重新尋一個自己還能糊弄得過去的所長,先留在中護軍。

殊不知,等君辭下一次見到他們時,他們的身份就再也隱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