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樣的好機會,卻殺一個元涉,不啻於殺雞用牛刀,委實不值得。

其三便是應該借用這一次,瓦解周氏在朝廷內的黨羽。從元鐸、周曄到元涉,周榮在外得力之人,不說被她折騰掉了一半,至少也十之有三。

一系列的變故,使得周榮此刻必然緊張散步於外的部將,於內因著在他眼皮子底下,或許有些鬆動,但是朝堂上依附周氏的黨羽雖眾,卻各有心思,以前只是背地裡打著小算盤,大致是懾於周榮而一心向著周氏。

若是有人自作聰明,想要討好周榮,而意欲製造意外弒君,見事情敗露又嫁禍給旁人,再尋人在其中不著痕跡挑撥兩句,一定能夠有一場精彩好戲。

君辭能夠想到這些,作為主謀的元猷,身為帝王的元猷又怎能想不到?

他神色極其複雜,眸光沉凝,深深看了君辭一眼,轉瞬移開目光,若無其事道:“君卿所言甚是。”

君辭心口一鬆,對元猷欠身一禮,不再多言。

帝王已經採納了她的建議,身為臣子她縱使有再多想法,帝王沒有詢問,也輪不到她來教帝王做事。

她相信元猷能夠做得很好,朝廷的局勢,元猷一定比她掌握得更清楚,為了不引起周榮的猜疑,她回京後一直老老實實整頓中護軍,朝廷的官員都沒有認全。

就在她打算行禮告退的時候,元猷忽然抬手接了一片風吹來的楓葉,捻在指尖翻來覆去看了一遍,狀似無意道:“聽聞九郎君親自拎著食盒至此與君卿一道用膳?”

君辭微訝,應無臣是大大方方來,他們兩有婚約在身,把守的侍衛放了行,他自然是來得,元猷知道應無臣來了君辭不驚訝,驚訝的是元猷為何突然提及這話:“是。”

摸不準元猷的心思,君辭只能一問一答。

“朕遇刺之事,君卿對朕生疑,卻不當即追了朕相詢,而是與九郎君一道進膳之後再來尋朕,不怕朕早已在君卿用膳之時作了部署?”畢竟他可是當場就讓周榮去調查了,部署得晚了,只怕要驚動周榮。

這話只差只說君辭是一開始雖然猜疑是元猷自個上演了一出遇刺,卻沒有深想元猷可能借此對付元涉,所以君辭壓根不著急。

和應無臣吃了一頓飯,就察覺到了元猷很可能因為她而對付元涉,這才火急火燎來找元猷,明顯是應無臣點撥了君辭。

對此,君辭也無從辯駁:“臣愚鈍,幸得九哥點撥,才參透陛下深意。”

“朕的深意?”元猷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只怕不是深意,而是心意。”

“陛下!”元猷猝不及防捅破了這層紙,讓君辭想要粉飾太平佯裝不知都不成,她雙手抱拳,躬身立在元猷的面前。

元猷忽而肅容道:“若非如此,你豈會急急尋來?你尋來,便意味著你信了或是覺著他之言有可能為真,這才來尋朕。擔憂朕衝冠一怒為紅顏,一招冒進,一招昏聵,自毀大好局勢。”

“陛下,九哥與臣有婚約,難免有些在意臣,免不了多想。臣走這一遭,只是為了讓他知曉,他所猜想是無稽之談。”君辭義正言辭道。

對著能言善辯的君辭,元猷忽而笑了:“朕適才不是問了你,若對元涉做局如何?倘若朕的心思,當真如九郎君所言,你又當如何?”

看來是含糊不過去了,君辭心裡一嘆,正色道:“陛下,容臣說句斗膽之言。臣與陛下,同為欲衝破枷鎖之人,臣對陛下有惺惺相惜之情,盼著有朝一日,能與陛下共同掙開被束縛的命運,做主自個兒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