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無表情對龐巍同樣點頭致意後,君辭轉頭看向賽場,中鎮軍與中護軍的對戰,很快就見了分曉,以中護軍獲勝為結束。

結束得甚至比中領軍與中衛軍還要快,原本這一輪,君辭是沒有打算贏個名次,他們第一日成績亮眼,只需要在下午的奪旗之戰中,能夠獲得次位,綜合評估,也能夠達到次位。

應無臣特意讓中鎮軍給送他們一程,無疑是加了一重保證,也可令他們下午的比賽減少些壓力。至於應無臣這樣做,君辭並沒有心裡感激或者不適。

不感激是因這是不打招呼的錦繡添花。

不適是因知曉應無臣並非看不上她的能力而出手相幫,他亦要掩藏中鎮軍的實力。

在應無臣的心裡,或許中鎮軍與中護軍就是一家人,沒有必要真的拼殺,雖不至於造成亡故,卻也免不了磕磕碰碰傷著。

中護軍取勝沒有多久,或許是勝利的鑼鼓刺激了中領軍,他們也下了狠手,三五下就把中衛軍給拿下,但是比起中護軍一人未落馬致使中鎮軍全軍覆沒的成績,中領軍明顯還是有兩人落了馬。

這讓中領軍的將士面上掛不住,看向中護軍這邊也多了一些隱晦的目光。

“一會兒與中領軍對陣,你們只需領悟他們如何作戰,輸贏不重要。”趁著歇息整頓的空隙,君辭不得不叮囑他們,“便是敗了那也是四軍之首的中領軍,不可恥。我仍舊是那句話,以自身安危為首要,切記不要冒進。”

“諾。”二十人齊齊應聲。

對於中領軍,大抵是威名遠播之故,中護軍早就將之視作不可挑戰之巨,從未生出過要一決高下的信心,君辭便是不叮囑,他們也不會不自量力的負隅頑抗。

君辭之所以叮囑一聲,是讓他們少些心理負擔,見勢不妙自己往馬下跳。

兩軍本就有齟齬,他們的左衛裨將就是君辭給廢掉,後應無臣又為了她的事兒,殺了中領軍的主將,周榮與狄艮未必沒有記恨,先前是單打獨鬥的比賽,不好做手腳。

這一次是群戰,君辭擔憂周榮與狄艮吩咐中領軍的人下狠手。

畢竟混亂之中,馬兒失控什麼的,誰也無法追責。

正如君辭所顧慮的那般,另一邊中領軍正在與狄艮商量,其中有一個那日也在場,眼前看著君辭目中無人廢了衛邦的幢主陰沉著臉道:“將軍,當初君氏女欺人太甚,此仇壓在我等心頭良久,還請將軍允我們今日一雪前恥!”

“一雪前恥?”狄艮一臉沉著,盡顯威嚴,“武比不可傷人命,這是規矩!”

“今朝比的是騎兵,馬兒受驚,何人可控?”這位幢主不服,認為這是個難能可貴的機會。

同樣不喜歡中護軍,更不喜歡君辭一個女郎不好好學女郎該有的樣子,非要攪合到他們兒郎的戰場,令他們見著了還要彎腰行禮的人也道:“將軍,前日中護軍可是踩著我們的臉面揚名,將士們心中多有不服,若不令他們施以小懲,挫一挫中護軍的銳氣,只怕下午奪旗之爭生出事端。”

狄艮知道這不是下屬在威脅他,而是陳述事實,上一次君辭對中領軍造成的重創,因著應無臣的插手,被周榮摁下來,已經讓素來順風順水的中領軍諸位軍官心中憋悶。

此次武比,本沒有將往日不堪一擊的中護軍放在眼裡,萬萬沒有想到,中護軍竟然變化如此之大,尤其是第一日,竟然將他們給比了下去,這更令中領軍心中鬱氣難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