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這天下我亦能爭一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元猷敢破釜沉舟領兵殺向東胡,明知是周榮設得死局,沒有膽怯,也沒有選擇妥協,他的英勇與膽氣都值得讚揚,且截殺東胡,也做了最好的安排,雖然若無君辭橫空出世,他的計劃或許還是會落敗,但從他的部署可以看得出,他是有手腕與能耐之人。
若是生在盛世,不說盛世,哪怕是皇室勢重的時候,也大有可為。
然而眼下,君辭雖然忠於陛下,也有心幫助陛下搏一搏,但她卻並不看好陛下能夠扳倒周榮。
對於外甥女的推心置腹,以及驚醒敏銳,張黎很欣慰:“你說的沒錯,朝廷現下不過是在苟延殘喘……待到那一日,誰出頭都一樣,比起周氏,應氏更好不是麼?”
至少應氏底蘊深厚,禮教尚未崩壞,百年士族的名聲,使得他們不會出暴君,亦不會輔佐暴君。
應氏自己肯定是不會有圖謀天下的野心,他們是玩弄政治之人,手上也沒有強健的軍隊,張黎猜測應氏九郎此次藉著與君辭有婚約之名回京師,是來擇賢君輔佐的。
“你今日故意拿週四郎之事試探他,無非是想確定他們選中的不是周氏。”張黎笑著道。
原本君辭是這個打算,看一看應氏到底是和周榮唱雙簧,還是徹底與周氏不對付。
應氏這樣百年士族是不可能有為君之心,他們不屑。
君辭就怕他們挑選了周氏,不過今日聽到了子一脫口而出的稱呼,君辭到覺著她的試探有些多餘了,應氏早就選好了良主,還給他安排了應氏郎君的身份來迷惑世人。
“我不過杞人憂天罷了。”君辭有些自嘲。
似應氏那樣的家族,怎會看上週氏那樣暴虐的粗鄙之人?
當真投向了周氏,哪怕日後周氏真成了事兒,只怕應氏也要在世家之中落入末流。
“阿辭,無論應氏如何抉擇,你與九郎君婚事若成,百利無一害。”張黎提醒道。
在張黎看來,應氏必然是最後的勝利者,他們傾力選擇的君主一定能夠笑到最後,無論他們選擇誰,只要君辭與應氏嫡出兒郎成了婚,就立於不敗之地。
既然外甥女是個成大事之人,張黎就不會與她講什麼相夫教子,亦或是舉案齊眉,更不可能講什麼兩情相悅。
成大事之人,不會兒女情長,婚姻一道,利益至上。
君辭張了張嘴,她卻仍舊沒有把應無臣不是應家兒郎,而是應氏選擇的君主這話說出口。
若只是單純的應氏兒郎,是值得一嫁。應氏已經徹底離開朝堂,可它的底蘊和門楣在,無論這個世道多麼亂,除非是那種完全沒有眼力勁的土匪,但凡有些野心的人,對應氏都只會是敬如上賓。
然而,應無臣不是。
嫁給君主和嫁給賢臣是兩回事兒。
“舅父何必想這些,阿辭不需要依附旁人。”君辭嘴上沒有個正形,“若當真有那一日,這天下我亦能爭一爭。”
咚!
張黎茶杯從手中掉落,手還維持著握著杯子的模樣,驚得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