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九零年代對照組(32)(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氏餅鋪”四個字的招牌匾額古色古香。
“老闆,鳥槍換大炮啦?”
“老闆,新店開張,有優惠活動嗎?”
“老闆,……”
馬建兵笑呵呵地說:“有,有,買兩個大燒餅送一個小燒餅。”
店裡空間大,徐茵不僅添了一口做醬香餅的雙面大鐵鍋,還在角落添了一個小烤爐,專門用來烤嬰兒拳頭大的小燒餅,餡料目前只有一種——梅乾菜燒肉。
大夥兒一聽買兩個大的送一個小的,都排隊等起來。
燒餅店的門是朝馬路開的,從門口到馬路牙子頂多十米,隊伍一會兒就排到馬路邊了,不得不拐個彎,沿著人行道繼續往後排。
不遠處的路人納悶了:“那邊在排啥隊呀?”
過來一問,哦,是這家的燒餅很好吃。
不趕時間的加入長龍行列,趕時間的只能遺憾離開,想著回頭有空了過來買個嚐嚐。
那廂,馬春芳一邊賣燒餅一邊跟顧客說:“以後下雪了,不方便出攤了,你們想吃燒餅上紡織廠買去,我家在那旁邊開了個門店,以後白天也能買到了。”
“喲,老闆娘的生意越做越大了!”
“哈哈!託你們的福!託你們的福!”
“怎麼不在這兒開啊?紡織廠太遠了。”
“那邊學校多,還有個電影院,老闆娘選店址那肯定是考慮過的。”
“那還有電影院啊?”馬春芳不知道,店面是閨女找的,說是運氣好撿了個漏,紡織廠附近有學校她是知道的,職工子弟中小學嘛,沒想到還有電影院,那禮拜天生意也不會差了。
馬春芳高興地給那人添了片醬香餅。
扭頭對徐伍一說:“老徐,以後我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生意做了!”
徐伍一:“……”
媳婦支稜起來,讓人有點吃不消。
馬春芳心裡盤算著一天毛利保守點按八十塊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掙多少錢……一算,哎媽呀!發財的節奏啊!
刨除租金以後也妥妥破萬了!
她眉開眼笑,招呼起買餅的顧客更熱情了。
以至於經常有人誇徐氏餅攤的女主人,面容和善喜歡笑,一看就是當老闆娘的料。
徐家在紡織廠旁邊盤了個店面的訊息傳回筒子樓,焦冬梅坐不住了。
“老周,現在看來,小本生意好像確實挺賺錢的,老劉、老張他們幾家都賺到錢了。要不,你找個機會探探廠領導的口風,要是第二批下崗職工還有補償金,我倆也……”
“別想了!我早就問過了,後面下崗的都沒補償金了。”
“啊?”
焦冬梅有種錯失一個億的肉痛和茫然感。
早知道、早知道……
可千金難買早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