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湖,往西五十里,是個名叫黃林村的小村子。

這小村子瀕臨的矮山就叫黃林山。

在戰亂之前,商隊最愛來這裡搜些山珍野味去販賣。

可如今,這小村子早就荒廢了。

本就不多的村民們選擇了外出避難,是死是活也沒人知道。

“哎,媽呀,這些百姓都是在老家住慣了的人,七老八十了還拖家帶口地往外跑,作孽。”一個穿著花襖,頭裹毛巾的俏農婦正穿過廢墟。

她身側,一名儒雅的書生卻搖頭道:“這還不是因為那些仙人想要煉丹?

禍患之根,不得不除!

如今光明佛重臨,當時佛門大興之際,亦是我大晉振興之日!

渺兒性格狠厲,乃是亂世君王,可惜沒有強者庇護,此番...光明佛重至,足矣!”

這兩人正是夜姑和許先生。

許先生如今是靈嬰境初期,而夜姑則是靈嬰境後期。

然而走在兩人身前的那名“年輕的”老者,卻是踏過靈嬰境了。

老者面容雖是蒼老,然其肌膚卻光滑如玉,甚至連許多年輕人都要自愧不如,他拄著柺杖,眯著昏沉沉的眼睛,往前趕路。

七十年前,他們都是橫行於這片大地上的王者。

可如今,卻皆是境界大跌。

佛門興,王朝興,他們就強大,反之...他們的境界就會迅速崩碎,如今算是個個兒都跌了一個大境界了。

想當初,前朝不僅有人,還有兵,仙界亦不敢輕易來犯,這僵局可是持續了很久。

直到深淵的到來,打破了這僵局,這才使得仙界有機可乘。

其實,對於這種情況,雖說歷史記載早被歪曲,但白山也是有所猜測的。

首先就是韓兵聖的兵道。

這兵道不可由修士修煉,而且還能凝聚萬兵之氣,加之於一人之身,繼而行毀天滅地之擊。

對比一下三本大道奇書中的【生靈經】,就能發現相似之處。

【生靈魔經】是“吞天地眾生,以養吾一人”。

而【生靈經】卻是“吾養天地眾生,天地眾生亦回報於吾”。簡單來說,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香火道,是用了這【生靈經】,仙人給百姓們幫助,百姓們透過焚燒香火回報仙人。

而兵道呢?

兵道是將軍統帥這萬人,十萬人,甚至百萬人,而百萬人以自身之氣回報將軍一人。

再往大了說,國家庇護九州生靈,而這九州生靈亦回報國家社稷之位的股肱之臣。

前朝建國立教,鞏固大晉江山社稷,這背後都有著【生靈經】的影子。

這不能說,前朝的皇朝和佛門有著完整的【生靈經】,但必然是有著部分的。

說白了...

這大晉和大乾的皇朝交替,其實是【生靈經】和【生靈魔經】的交替。

大晉的存在,離不開【生靈經】,所以大晉當時國力鼎盛,因為國強,佛才強,民心很是重要,國運也是真真正正地存在的。

大乾的存在,可謂是多災多難,盜寇橫行,災禍遍野,因為這背後是【生靈魔經】,聖人要“以這眾生養他一人”,所以聖人強,國衰敗。

嚴格來說,聖人肯定是賺了。

因為,人間王朝終有顛覆之時,而國運衰敗,所有人的境界實力就會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