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勝局已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知道已經是大勢已去、徐輝祖無奈地與盛庸合兵一處,然後邊掩護著他、邊順江而下退守到了高資。而朱棣在休息一段時間後、再次上馬統領中軍尾隨而至,順勢佔領了瓜州。
瓜州——
這個地方對朱棣來說、實在是有太多的回憶,第一次見到道衍大師是在這裡,遇到還是個幼童的柴靖南時也是在這裡,父皇故去、自己千里奔喪淚灑江畔之時也是在這裡,如今再一次到了這個地方,卻不知在江水的對面又是什麼在等著自己……
立馬向“只隔數重山”的鐘山方向眺望著,朱棣再次陷入了迷茫。
“殿下!”
正在心潮起伏之即,遠遠地、朱能打馬而來,臉上還揚溢著掩飾不住的欣喜,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天吶……”
朱棣聽了、不禁扶額而嘆,無奈地道,
“這仗還在打著,哪來的‘喜’讓你來恭賀啊?”
“請殿下恕末將嘴笨,沒說明白,”
見燕王這一舉動,朱能也不禁笑了道,
“是這樣的,水師督指揮使陳暄率全體水軍戰船、前來歸順殿下您,我們渡江之戰已不成問題了!”
“哦?有這樣的事?真是太好了!”
聞聽此一訊息,朱棣的精神也為之一振,心中暗道、看來是上蒼催著我繼續打下去啊。便點了點頭道,
“好,速速引孤王去見見這位陳將軍吧。”
有了朝中最強的水師相助,渡江這一戰打得就要輕鬆的多。此時、徐輝祖第三次被調回了京城,而盛庸已是孤掌難鳴,雖然盡全部兵力在沿江佈防,可他這防線連燕軍兩百里長的進攻範圍的一半兒都沒能擋住。很快、燕軍便有很多將士順利渡江,並繞到了南軍防線的背後,使得盛庸的人馬陷入了腹背受敵之勢,只得率餘部敗退而走。
幾天後,鎮江守將前來歸降,三年的靖難之役到了此時可以說是勝局已定。可令所有人不解的是,明明可以一鼓作氣殺入京城的朱棣,竟然按兵不動,還傳令讓全軍原地休整兩日。兩天後、當大家覺得這回該快速推進了的時候,燕王只是帶著大家進駐到了離京城不到七十里地的龍潭、並再次停下了腳步。
幾乎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殿下會如此的躊躇不前,難道是在等什麼嗎?時局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又有什麼好等的呢?
朱棣當然是在等,他還在等著朱允炆能夠給自己回信——
自從將那封承載著自己血淚的手書、託付給姐姐慶成郡主,讓她帶為轉交給侄兒後,朱棣還一直存有一絲的幻想、希望朱允炆能夠好好地聽自己解釋一回,能夠答應自己最後的請求,能夠承擔起天子的責任來和自己見上一面,兩個人能夠坐在一起好好的談上一談……
然而、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去,朱棣每天站在帳口望著京城的方向,可每天等到的也只有一次次的失望……
這天,已經是駐紮在龍潭的第二天了,終於、朱能走進他的寢帳來報道,
“殿下,朝廷又派人來了。”
“哦?是麼?”
朱棣的眼睛一亮,可抬起頭、見自己的這員愛將的表情滿是古怪,不禁在心中劃了個問號、道,
“派的是什麼人啊?”
“是吏部尚書茹瑺,還有、曹國公李景隆……”
邊說著、朱能邊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他。
朱棣有些好笑、吩咐道,
“請他們到中軍帳中稍候,我馬上就過去。”
“知道了。”
朱能微施一禮、轉身走了。
扭頭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鄭和、朱棣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道,
“朱能大概是不明白、李景隆怎麼還敢來見我是吧。”
“是啊,朱將軍一定是這麼想的,”
鄭和點了點頭、也跟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