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半路上,竟然遇見了盛庸派出的、前來阻擊的先鋒部隊,朱棣命張玉、朱能二人前去迎擊,結果雙方一對陣、對方沒能抵抗多久、便大敗而歸。

這盛庸也不過如此——

燕軍將士們普遍都產生了這種想法,就是從來都不輕敵的朱棣本人、都開始計劃著要速戰速決,只要擊敗了盛庸,德州這條路線打通後,對接下來的南下作戰就是非常的有利了。

就在這種狀態下、燕軍終於和南軍在東昌城外擺開了陣勢,這場令朱棣終身難忘、又痛徹心扉的“東昌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直到雙方人馬正面交鋒之時,朱棣才發現、這盛庸與之前所遇見的敵手都有所不同,雖然早在濟南之戰與他算是交過了手,但那時只是對城池的攻防戰,而且主要還是由鐵鉉主導,並沒有完全的站在真正意義上的戰場上對陣過。而現在看起來,這個從前根本沒怎麼在意過的普通將領還真的不可小視,因為他排列的陣型竟是有章有法、十分的周全。

再完美的陣型也一定會有其弱點,朱棣觀察了一陣後、決定先從兩翼下手,命張玉、朱能壓住中軍正面待命,丘福帶人從右翼衝擊,自己親自率五千騎兵衝擊左翼,一聲令下、撕殺便開始了。

一直求速勝的朱棣、根本沒想到他的戰鬥習慣早已被對方所瞭解。對於燕王這位大明第一名將,盛庸早已如雷貫耳,而“靖難之役”爆發以來,他就一直跟隨在李景隆的軍中,已經記不清自己的目光有多少回追逐著那個白馬素袍的身影,對朱棣的行為也是牢記在心。所以此番對陣,盛庸事先就加強了兩翼,而且還準備了讓燕軍意想不到的武器。

朱棣手下的騎兵一直都是做戰能力超強,所到之處無堅不摧的,可是這回、當他們衝向南軍左翼,竟然發現根本無法將對方沖垮,更談不上擊潰,這南軍士卒在部將的指揮下,進退自如,根本就是巋然不動。見這樣拖延下去不是個辦法,朱棣只得帶人先後撤了出來。

回到已方陣中,那丘福也退了回來,一見他便道,

“殿下,末將該死,手下兵卒傷亡慘重。”

“這卻是為何?”

依著燕軍的作戰能力,就算是突不進去、也不至於傷亡慘重,所以朱棣很是驚訝地問道。

丘福指了指那些敗退下來的軍卒們道,

“那盛庸在陣中布好了大量的火銃與毒弩,所以我們……”

“本王明白了。”

朱棣已經聽清楚了——

原來對方竟然有殺傷力如此之大的武器,看來不能再讓其他將士去硬拼了,那樣的話只能讓弟兄們平白無故地送掉性命,看來只能由自己親自帶人從正面衝擊對方的中軍。

打定了主意,朱棣轉過頭、對張玉及朱能二人吩咐道,

“一會兒孤王去衝擊南軍中路,你二人暫時統領全軍,若見其兩翼前往支援時,立刻趁其削弱之即、再行進攻。”

“可是、殿下,那樣太危險了,對方人數那麼多……”

張玉十分擔心地道。

朱棣看了看自己的這兩位最貼心的愛將、道,

“你們放心好了,那些火銃、毒弩什麼的,南軍根本不敢拿來對付我,待本王將他們陣型衝亂,你二人再行出擊。在我回來之前、這中軍指揮權就先交給你們,你們兩個有便宜行事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