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燕軍開始反擊之時,朱高煦早已憋足了勁兒要找瞿能報仇,心中一直不停地嘀咕著,

“好你瞿能這個匹夫,傷了陳亨在先,威脅父王、差點兒將他從我們身邊抓走在後,接著還煽動著叫囂什麼‘滅燕’,看到了最後我們誰滅了誰!”

所以,見南軍陣勢大亂後,他也沒和自己的父王打個招呼,率領自己帶來的貼身護衛們衝了上去,而且還囑咐著,

“都去給我找瞿能父子,見到後殺無赦!”

“遵令!”

少王爺下了令,手下這些一直都跟隨在他身邊的護衛們、自然瞭解其性格,知道朱高煦了要殺誰就絕對不會含糊,所以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父子二饒身上。

而瞿能父子開始還在試圖穩住陣型,可接下來的這場隨風燒起的大火將他們困在當中,好不容易才從烈火中衝出來、卻被朱高煦帶的人團團圍住。自知已經沒有脫身的可能,瞿能只好回首對兒子苦笑道,

“看來你我父子、今就要在簇為國盡忠了。”

“父親,無論到哪裡、孩兒都會跟隨著您的!”

他的兒子隨著他點著頭,父子二人便一同衝向敵方。

朱高煦一見冷笑了一聲,將手中亮銀槍一舉、喊了聲“給本少王殺了他們”,便帶頭迎了上去。最終、這父子二人雙雙陣亡……

遠遠看到這一幕的平安,只好無可奈何地追著李景隆退卻的方向敗退下去。

這場慘烈的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李景隆率敗軍一路的逃著,朱棣率燕軍在後面追,不過、這一追一逃倒也顯得很別緻。

前面逃跑的南軍自然隊形不整、亂亂紛紛,而且邊跑邊丟東西,無論是兵械、緇重,甚至是士卒,逃一路是丟一路。而在後面追趕的人是朱棣率領看他那幾名隨行及心腹大將,統幾千的騎兵在後面不緊不慢地追著。

一點兒都沒錯兒,就是不緊不慢——

如果朱棣帶的這些輕騎兵、放開全速地來追的話,早就可以追上對方了,只不過、他卻告訴大家就這樣將南軍趕回德州去,甚至在追擊的過程症還下了一道暗令,誰都不能殺了李景隆,就這樣放他跑。而燕軍在此時做的最多的就是收集對方丟下的物資和降卒,並不停地帶回大營去。

燕軍在朱棣的率領下以放馬出遊般的輕鬆心情、一直追到了月漾橋附近,只是沒想到的是、橋的對面竟然出現了一支約數萬饒南軍人馬,而且看起來精神抖擻、軍容整齊。

不用問也知道、這肯定不是一直在敗逃著的李景隆所部,那麼又會是誰呢……

帶著這個疑問,朱棣將馬勒住、令全軍將士停止前進,之後立馬向對岸望去,這一看,頓時令他驚訝不已。

卻只見對面為首的一員主將,身材高大偉岸、丰姿瀟灑俊逸,竟然是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

左軍都督、魏國公,徐輝祖。

京城一別、已是一載有餘,不想再次相見竟然已成為敵人。朱棣直直地望著對方,而對方也在對面望著他,只不過在徐輝祖的眼神症早已沒有了從前的恭敬與謹慎,剩下的只有冷漠與敵意……

“爹,那不是大舅舅嗎!”

朱高煦也從後面趕了上來,一見這情景不禁大驚怪起來。

朱棣無奈地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