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點兵派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們也知道啊,”
黃子澄嘆了口氣道,
“可我們這位皇上啊,有時候就是沒有身為帝王那‘高處不勝寒’的自覺,他的一言一行可都帶動著整個朝綱呢,而他呢、偏偏就是不注意這些,他那可是金口玉言、怎麼能夠順口就說呢?而且還經常因小事而廢公,還沒個主見……”
“好了,我們吶、就別再說皇上的不是了,”
齊泰依然氣忿忿地說道,
“正因為皇上還年輕,缺少謀斷,才更需要我們為朝中之事多多盡力不是麼?你我還是將眼下李景隆這件事解決了吧,問問他還缺什麼、少什麼,趕快為他補齊,趁早趕緊去討逆,把皇上的那位四叔給他抓來、就不會再說用我們送禮這樣的話了。”
“齊大人說的是。”
方孝孺很好笑地看著他們兩個人、點了點頭……
事實上從李景隆的角度來講,他也沒有對“停戰”這樣的事、抱有多大的幻想,更何況燕王還提出那樣的一個條件,所以自從往京城中上書後,立刻也開始考慮當朝中催促自己再次開戰時、又該如何地來應付,想來想去,不如多找點兒幫手來的好。
果然、沒過幾天,朝中傳詔來、命他抓緊時間再次整隊出征。
好吧、好吧——
看著詔書的末尾處、還特意註明,不許他再擅自地做出與對方和談這樣的事後,李景隆打定主意、這回自己說什麼也不會再衝在最前面了。
而此時,奉旨前來協助的武定侯郭英、以及安路侯吳傑也已經到達了真定,各路人馬合在一起共有六十餘萬人、再次號稱百萬。
又拖延了一陣子,看看時間已來到了四月,李景隆知道再這樣拖下去、是絕對不行的了,不過無論如何、他是鐵了心讓別人衝到前面去吧,誰能打誰就打去,反正自己是實在不想和燕王正面對戰了。
不過令人好笑的是,此時看著自己再次整頓好的大營中、那望不到邊際的帳蓬,李景隆不知為什麼、倒有點兒替朱棣擔起心來,便提筆寫了封信、遣人給他的那位對手送了過去。
朝庭百萬大軍開赴河北,朱棣當然已得到戰報,知道果然這仗還是得打下去,只是沒想到、李景隆竟然還會寫信給自己,而且除了在信中告訴他和談失敗、皇上不同意懲治黃子澄和齊泰二人之外,還用警告的口氣告訴他、南軍這回共有人馬六十萬,以及各軍的將領都是誰,勸燕王還是“早日投降請罪”的好。
看了這封信,開始時朱棣當然是覺得很好笑,這樣一來、自己這邊不必派探報了,李景隆已經主動地將南軍佈置情況都給說的清清楚楚的了。
不過在對方派來的這些將官中,有一個名字讓他很在意,就是、平安。
此時李景隆率領的南軍已進駐到了白溝河,因為總不能背城一戰,所以朱棣也統軍十萬前往那裡。等全軍紮下大營,便將所有的部將都召集到中軍帳中。
“各位,南軍雖然號稱百萬,可實際上加起來是六十萬左右,這可是李景隆親口告訴本王的,所以訊息絕對可靠。”
朱棣笑著道。
眾將聽主公用如此輕鬆、甚至是在調侃的口氣說話,不禁也都笑了起來。
笑罷、朱棣才又道,
“雖然六十萬人馬聽上去還是不少,但李景隆此人指揮協調能力差,所以那南軍定是號令不齊、政令不一,而且將帥大多無鬥志,我軍定會勝了他們,但不能拖延下去,還是以速戰速決為主。”
“請殿下傳令!我等定當奮勇當先!”
眾將一起拱手施禮道。
朱棣點了點頭,
“好,那麼本王就派將了。聽好了,張玉統領本部一萬為中軍,朱能統領本部一萬為左軍,陳亨統領本部一萬為右軍,你三人為先鋒營前往白溝河。丘福,你統領步騎軍押後陣、併為接應,其餘眾將隨本王為中軍營、統一聽從調派。”
“末將得令!”
眾將一起領令。
大家剛想各自依令而行,忽然探報趕來報,
“啟稟殿下,南軍有一隊先鋒人馬、約三萬左右,正朝著北平方向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