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自從太子朱標離世的那時起,各種壓力與焦慮便毫不留情地向他襲來。在人前,他是那位優秀出色的燕王殿下,是那位從容不迫、鎮定自若的年輕將領,可內心的緊張與不安又有誰能瞭解到呢?這樣導致了睡眠、食慾各種方面都大不如十年前,體力也在下降著,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事情。

輕輕點了點頭,朱棣也不再隱瞞,

“好的,小王知道了。”

“四爺,”

二人正在說著話,鄭和從外面走了進來道,

“外面有從京城來的使臣,說是陛下詔您速速入京。”

“哦?來人在什麼地方?”

朱棣連忙問道。

鄭和手中捧著詔書、邊交給他邊道,

“已經回去了,說是事出緊急,還讓我轉告您要儘快。”

“哦,知道了,”

朱棣接過詔書、邊看著邊轉向了道衍,

“大師您看呢?此番入京是福是禍?”

“這還用問麼,這不正是四爺一直期待著的麼,”

道衍微微一笑道,

“所謂是福不是禍,是禍也躲不過,儘管去好了,只不過要多加小心。將三保、周鐸、於諒都帶上,再帶幾十名禁衛,雖然這樣會拖慢些速度,但四爺你的安是最重要的。”

“好的,小王記下了。”

邊說著,朱棣邊示意鄭和立即去做動身的準備。

道衍依然思索著什麼、片刻又道,

“不過此次入京也許不會太順利,四爺您要做到掌握分寸、審時度勢,如果遇到實在不可為的狀況、切不要強為之。”

“嗯,好的。”

朱棣點著頭,心中卻忽然想到了柴靖南、祝平樂他們,心道,如果有這幾個人跟在身邊、就會覺得安心的多。不過、從他們離開這麼久都沒回來的情形看,江湖中一定也是出了什麼變故。

等一切都準備好了,朱棣帶著鄭和他們三人,外加三十名王府禁衛士卒,出了府門、離北平城直奔京師應天府。

因為心中很急,所以趕起路來也是飛速行進,這一程還算順利,只是到了瓜州便遇到了麻煩,因為這裡的地方官竟然趕來了。

看著眼前這位知府大人,朱棣又好氣又好笑、道,

“本王是奉詔進京面聖,大人你不必多費心,只要為我們這一行人準備船隻便可。”

“可是燕王殿下來本地,下官怎麼能不好好地加以招待呢。”

也不知道這人是出於什麼心理,一定要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

朱棣在馬上有些不耐煩地道,

“大人的好意、本王心領了,但本王乃是藩王,路過各處、不便驚擾地方,所以無需大人為其它事情操心,明日一早將渡船準備好就行了。”

說罷,撥馬轉身對於諒、周鐸吩咐道,

“你二人帶著弟兄們就在這城外安營紮寨,休息一夜、然後渡江入京。”

“屬下遵令。”

兩個人帶著禁衛士卒們去紮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