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

朱棣極力在記憶中搜尋著,好半天依然沒有任何印象,只是搖了搖頭嘆口氣道,

“不認識,不曾聽說過……”

“他是洪武十八年考取殿試第三名,一直在做東宮伴讀,可以說東宮是他將來前途的希望。”

朱樉嘴邊露出一絲諷刺的笑意,

“可是如今、大哥早逝,這些寄希望於太子的人自然會心涼大半,而四弟你連聽都沒聽說過他們這些人,在他們眼中更是不願與那些讀書人來往的型別,當然不會對你抱有任何希望。所以趁著父皇一向對讀書人的敬重、才會動些手腳,做些引導。”

“黃子澄麼……”

朱棣忽然笑了,輕輕道,

“看來我還真的要重視一下這個人了,有機會也要適當地討好他一下呢。”

“是啊,”

知道四弟這是在諷刺,朱樉也輕笑了一聲、繼續道,

“如果大哥一直健在,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煩惱事情了,他一定會對我們這些兄弟們好的。可現在已到了這個地步,將來權力若真落到一群小人掌控之中,後果會如何、四弟你也一定會懂的。”

“可是、父皇豈能是輕易便會被小人所左右的呢?”

朱棣的眉頭微微促了促、道。

朱樉聽了、重重地點了點頭道,

“這也正是二哥我要對你說的,別看現在父皇冊立了皇太孫,這並不能說明一切都就此塵埃落定了,誰敢肯定這不是他老人家的一個策略、先用此舉穩住一些人,然後再細細地觀察呢?所以、二哥覺得,從現在開始,父皇對四弟應該會有各種的考驗,希望在此期間你要謹言慎行、步步小心。”

“二哥……”

朱棣看著一向都很低調,可今天卻滔滔不絕地說出這麼多的、令人如此吃驚的話,心中暗道、他這是豁出去了?可又是因為什麼才會讓二哥做到如此地步呢?

“您這是……”

“四弟,說心裡話吧,自己的身體自己很清楚,二哥自知命不久矣,所以一切的紛爭、我早就看透了,也根本不想參與,今天之所以會對四弟你說了這麼多,是因為有一件事情想要拜託於你。”

朱樉看著他、目光中充滿了期盼。

朱棣的心已經跳成了一個,不由自主地問道,

“不知是什麼重要的事?二哥請講,只要小弟能辦到的、一定會竭力去辦。”

“與其說是一件事,實際上倒不如說是一個人,”

朱樉微微笑了笑道,

“就是秦王妃、你的二嫂,二哥我想拜託你照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