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棣卻表現得十分的自若,請他進了中軍大帳落座,推心置腹地談了好一陣子,又下令大排宴席,有什麼好吃的全都要拿出來。整個的明營一片歡騰,搞得乃兒不花即不安又不好意思,立刻答應無條件地降明,這一下朱棣更加盛讚他的明智與大義。

就這樣,每二天一早,乃兒不花便回到營中下令、全軍歸順大明,與朱棣一同回到了明軍駐地。

此一戰,明軍未失一兵一卒,便將乃兒不花和耀珠二人及其所屬人馬全部收服。朱棣寫表上奏給父皇,著重褒獎了觀童、乃兒不花,以及張玉和朱能。

實際上訊息戰報比奏摺傳的更快,不久,此大捷便傳遍了整個京城,幾乎人人都在傳播著四皇子燕王殿下創造的這個戰爭奇蹟,當然、也有對這件事不以為然的。

別人怎麼看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的是皇帝的態度。

看過戰報及奏摺後,朱元璋對這一結果也是十分的滿意,還在金殿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誇獎了自己的這位四兒子幾句,然後傳旨、讓朱棣帶著乃兒不花和耀珠進京封賞。

聖旨傳到時、朱棣正在王府中同道衍聊著近段時間的形勢,聽說父皇讓他進京,一時竟拿不準是福是禍,臉上的表情也是一會兒陰、一會兒晴,看起來古怪極了。

見他這副樣子,道衍不禁笑了、道,

“四爺你是在擔心什麼嗎?”

“也談不上是擔心,就是猜不透父皇是怎麼想的。”

朱棣苦笑了一下道,

“大師您看,經此一役,能改變一些父皇對小王的看法麼?”

“父親對兒子的看法其實是早就形成了的,所說的改變、實際上只是不時的調教、以及是否調教成功罷了。四爺你也不必擔心這些,此次進京只要注意凡事低調、謹言慎行便可以了。”

道衍倒是一副輕鬆的樣子,不緊不慢地說著。

朱棣聽了、點了點頭,

“好的,小王記下了。”

“還有啊,別忘了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太子殿下,其他的人若想結交或宴請四爺你,儘量不要去,免得給人留下你在京內到處結黨營私的印象,要知道、這可是陛下極其反感的事情。”

道衍很嚴肅地看著他說道。

朱棣邊點頭、邊在心裡納著悶兒,為什麼大師比我這個做兒子的、還要了解父皇一些的呢?

兩人正說著話,武平文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邁進門坎兒便道,

“四爺,聽說你要進京了是麼?”

“武六俠的訊息倒是靈通的很,”

朱棣看著他、開玩笑般地道,

“怎麼?你還想跟著我去、到徐府中再大鬧一回麼?”

“您說呢?四爺想不想讓我去呢?”

真難得,武平文這回沒有象以往那樣鬧著要跟他一塊兒去,這倒讓朱棣有些詫異。

道衍見了笑道,

“四爺有所不知,武六俠在華山的師兄們近日來信、催他回去一趟。”

“是啊,掌門師兄讓我回去,我不好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