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連帶著李寶嘉的名字都在民間被人熟知。

其實百姓們並不關心太子喜歡誰娶誰,與誰一起,他們關心的是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有家可歸。

這一路旁邊護衛頗多,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倒是平平穩穩的到了京城。

原本速度能夠更快,但是由於照顧著李寶嘉的傷,比之前走的慢一些,足足一週才到京城。

等他們到的時候城門口已經有了許多人,黃茹兒早早的就候在候著,李望德因為要上朝,此時倒是沒有過來。

還有東宮來接應的人馬,黃公公在最前面,也是喜氣洋洋的。

他這些日子知道東宮要迎來女主子了,說不得過兩年就要添小主子了,他這可不得高興得牙不見眼。

早早的就吩咐東宮的下人們準備起來了,將婚宴的流程都清點了足足幾遍才放心。

雖說之前殿下就有做過這些打算,但這次的吩咐還是過於突然,足足忙活了幾周,才將一應物品準備齊全。

他在趙懿小時候就伺候著他,如今看著他終於要成家,心裡頭自然欣慰。

黃茹兒遠遠的就看到了那輛顯眼的馬車,揮著帕子,等著李寶嘉下來。

她喜笑顏開,眼角眉梢都藏著笑意,看著比前些日子精神頭好上許多,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她的真實寫照。

皇室大婚的流程也與民間差不了多少,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這四個步驟。

只是省去了親迎這一步,新娘從孃家出來,用八抬大轎抬了,在宮門口跨了火盆,然後從正門進宮。

拜堂,對飲,洞房。

前些日子宮裡已經叫人送了彩禮過來,那一串長長的單子,可謂是給足了李府面子,那時府裡剛巧來了人,看見了無一不羨慕。

說說看這李府是走了什麼狗屎運。

前面兩代帝師,特別是前前李太傅那一代,原本教的不是當時的小太子,而是宗親興王,結果小太子不慎早夭,正脈無人,皇位就砸在了當時還是興王的皇太祖頭上。

連帶著李家的地位都開始水漲船高,眼看著這一任太傅不行了,結果又出了個太子妃,以後還很有可能是皇后,看太子如今這重視的程度,李家這以後明顯又要起來了。

為了避嫌,李寶嘉在今日早晨就坐到了後邊那輛馬車裡,趙懿先下來了,去將她扶下馬車。

她看到了站在前頭的黃茹兒,看了兩眼,上去甜甜的叫了一聲:“母親。”

黃茹兒先是給太子行了禮,趙懿對她十分客氣,禮儀做了個十成十,還親自來扶她,黃茹兒心下有些惶恐。

雖說她以後稱得上是他的丈母孃,但是這皇家君臣排在前面,他是君她是臣,他如此禮遇她一個女人,著實讓她受寵若驚。

等趙懿去了前頭,她才拉著李寶嘉左瞧右瞧,發現她下江南這一趟確實瘦了一些,臉頰兩側的嬰兒肥都消減了些許。

頓時便心疼起來:“下江南舟車勞頓,這一路上定然也是十分辛苦,回去定然要好好補補,將身子都補回來,姑娘家就是要圓潤端莊些,看著才有福氣。”

李寶嘉內心雖然不這麼認為但是也聽話的點了點頭,她覺得纖細些才好看呢。

她這幾日照了鏡子覺得自己已經挺胖了,沒想到之前更圓潤些麼。

她都要嫁人了,自然想要將嫁衣穿的漂漂亮亮的,聽說新娘子晚上要脫衣裳,那她要是肉肉太多,怎麼好意思面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