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真的很怕因為一些原因,寫手的作品寫崩,所以直接私下找到李松林給他做心理建設。

寫崩了,前期的一個時間投入也就意味著告破,最後面臨的一個結果也不過是重開一本。

要知道在起點這邊,再開一本的週期成本還是挺高的,無論是前期資料、推薦競爭,亦或是寫手本身,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n

“哥,不至於,我對於劇情走向還是按照原本計劃來的,在說我們不是有一直有聊過相關的發展問題嗎

看著大熊編輯那急忙來給自己做心裡建設的模樣,不由得一抹笑意躍於面上。

共事兩年多了,仔細說來饒是一開始,成績不是很好的時候編輯也沒有放棄過。

還是讓他儘可能的吃上多一些的推薦在上架,後面成績上去了,也一直沒有斷掉給到自己的資源投入。

不然,第一本不可能會是那樣的一個資料流量。

然後,新書的準備大熊這邊更是出了不小的力度。

雖然不知道別的編輯如何,但毫無疑問李松林真的特別滿意自己的編輯。

兩人的合作一直都很是融洽,以至於還完合約之後他也沒有調換過編輯。

對於一手把自己從茫茫人海中撈出來的人,他自然是心懷感恩的

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李松林自認為自己的心理抗壓能力還是挺強。

大熊看著這位年少成名的少年寫手,內心滿是感慨。

明明也沒有老,可看著自己的寫手無論是在這個行業,還是學生這個職業,都有很好的兼顧。

更新還如此的給力!

這樣的寫手就算是籤再多,他都不會嫌棄,巴不得再更多一些。

“能消化就好,這一行就是這樣,誰都想一書成神,不過看到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之後就會心態崩盤:

之所以和李松林聊這些,就是擔心他把控不好自己的心態。

無論是大神約,還是目前第二本的成績,亦或是他的學習,大熊編輯都不希望他放棄。這種心態無疑是貪心的,可卻也寄託了大熊對自己手裡的這枚新秀寫手的由衷祝福。一路走過來,身為編輯自然是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寫手的更迭。

年少成名,後期一本不如一本的更是不再少數。

在此過程中,很多人放棄了學業,放棄了工作,一心一意的寫,最後卻溫飽都做不到。

市場的需求變化實在太快,快到很多人還沒來的及轉變,就已經被限制在了裡面。

所以,除開之外,大熊這邊更希望他能有其他的事業。

一門心思鑽研一個行業固然可以,但寫出來爆款的往往又都是那類把當成副業的作者。

這事情說不明白,不過相應的,他希望李松林能夠發展更多樣化一些,為自己多留一些路。

再有,經過一定的瞭解,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小子的優秀呢?

從三本插班到復旦大學,這期間又是備考又是寫,其中還參加了比賽獲得了冠軍,參演了短片拍攝

這一步接著一步,妥妥的逆襲文男主,異常的勵志,整個起來的過程也就這兩年不到的時間裡。

別看平時不聲不響,透過這一系列的所作所為,不難看得出他是一個對自己要求的人。

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分析所得,也因為李松林走得實在太順暢,讓他不由得想要多提點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