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松林那頭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獎學金爭奪的時候,李牧辰那邊的父母也不出意外的發現了小兒子的不對勁。

原因:臉上的笑容變得勉強,原本亮堂的眼神也不自覺的暗淡了下來。

起初只是李母覺察到,後面就連神經大條的李父也發現了不對勁。

“你跟辰辰好好嘮嘮,別讓他憋在心裡,我看著難受。”

“你怎麼不去?”,李母頗為淡然的撇了他一樣,合著就是她一個人的兒子唄。

“在我們家,這不嚴父慈母嘛,牧辰溝通的時候更多的是和你,和我可能聊不了那麼多,而且就是我自己也覺得彆扭。”

確實如此,父親這一角色在很大的一個程度上並不適合傾訴心聲。

他們不會在意,更多的是會覺得你無病呻吟,到時候反而討到一頓罵。

母親就不會,基本上會內心的聽完,就算不能解決問題,也會好脾氣的安慰,而不是火上澆油。

李父如此安排,在李家無疑是再合適不過的;

為人父母,哪裡能不擔心兒女的情況,尤其是在期待中自己一點點看著長大的小兒子。

農家一直有流行著一句話:“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

事實也確實如此,李家就是這麼一個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培育小兒子的過程中,兩人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愛。

別的小孩兒有的,哪怕是沒有,他們也會努力去創造條件,斷不捨得讓這小子難過亦或是比別的孩子矮半個頭。

當然,他也並沒有辜負夫妻二人的期待,有健健康康的長大,有按部就班的一路學習考上大學(二本,這裡的二本指代老二本)。

這些與之村裡的同村孩子比較,已然遠遠的高於了期待。

雖然偶爾也會任性,可卻也從來沒有將脾氣發在過父母身上,在李父李母的眼裡自家牧辰再是優秀不過。

十里八鄉,那怎麼說也是叫得上號的乖孩子。

不過這也只是他們的認為而已,這十里八鄉優秀的人那可不是說比就能比得上的。

哪怕再是貧瘠的地方,也有能打破壁壘的優秀存在,他們就彷彿是老天對於一個家庭的恩賜一般,是來報恩的;

在夫妻二人的商議下,最後還是由李母進去找兒子談心解決問題。

“快點嗷~”

面對丈夫滿是期待的催促,她不由一個白眼飛了過去。

“邊兒去~”

說話間,走到了放假回家的兒子房間前,輕聲是叩響了房門。

“扣扣扣…”

“嗯,誰啊?”

“牧辰,是媽媽,可以進來嗎?”

話音剛落下,便聽了“吱呀”的開門聲,門開啟一個情緒不佳的少年出現在了面前。

“媽媽想和你聊聊,可以嗎?”

對於父母,李牧辰向來很是乖巧,面對談心甚麼的也從不會拒絕。

點了點頭,母子二人便一同進入到了臥室。

“嘭”的一下房門被關上,進入裡面可以看到規整得很是不錯。

潔白的瓷磚,兩米多高的米色衣帽間,一整套的書桌,旁邊更是放置著一臺造價並不便宜的鋼琴……

光是從臥室的佈局,就能看得出來家裡是費心佈置的;

李母看著臥室的內部,看向自家陽光帥氣的兒子,不由自得的暗自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