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的會面,讓倆人像是老友一樣更多了些可以聊的話題。

沈楠笙先生看著眼前這朝氣蓬勃的少年,不由得感慨道歲月不饒人。

不可否認,自己在事業方面這幾年確實是順風順水,可也也不得不承認身體正在逐漸的走下坡路。

隨著年歲的增長,對於李松林這類後輩他的心態變化也是半點不小。

也許是因為在商場上的無往不利,讓他整個人的在與後輩的相處中更加的和緩了。

作為直面大佬的李松林,他的感覺無疑要更是強烈的;

“很棒!”

“先生這怕不是在拿我尋開心,學生還有很多需要去學習的地方,還擔不起您這誇讚。”

是的,確實和先生比不得。

百度百科上關於沈楠笙先生的介紹,那人生履歷簡直讓人想忽視都難。

就是從小到大別人家的孩子,還是裡面當之無愧的top級存在。

李松林這,頂多是藉著系統半路才有些起色而已,比之先生還是要差上不少的;

當然他也沒有想過現在去對比什麼,有這個時間倒不如好好的提升自己來得實在。

這兩年的時間,他最先學會的就是務實。

把握住了的才是自己的,在此之前一切都是虛幻的。

“你啊,該再自信些才是,我們所獲得的成就,為何要一味的謙虛呢?得……”

看著少年,他很是真切的建議道。

也並不是說不可以謙虛,但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否定自己的努力成果。

優秀就是優秀,既然達到了那個層次,那就去承受它所應該承受的重量。

相比于謙遜,沈楠笙更希望後輩們是自信的,是肯定自己的;

謙遜固然是好事,可一味的謙遜不過是給自己拷上枷鎖而已。

就著這個話題,他同李松林聊起了自己的經歷。

言語中不難聽出先生的一個感悟。

回望過往,很顯然他對於年少時的自己是肯定的;

也舉了身邊條件差不多的特別謙遜的例子,把兩件事兒擺在了一起。

當然也沒有說謙遜的那人過得不好,只是太過於穩健失去了很多的機會。

如果是一個渴望成功的人,有遠大目標的人,那就應該好好的去把握住身邊的每一個機會。

生活中,毫無疑問獲得更多機會的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自信且果決。

就像先生例子裡的同學,連他都認為那人應該有更好的發展。

可就是因為性子過於謙遜,喜歡把機會給到別人,最後得到的一個結果不過是逐漸趨於平凡。

並不是說平凡有錯,這裡面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那人沒把握住生命中的機會這一點。

光是這,就很值得談論在外展現的性格的重要性。

當然,有些人本身性格就是那種不爭不搶的,讓他改基本上也有可能。

但要知道,那不過是極小一部分而已。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性子還是能扭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