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單單是被華國本土的選手注意而已,其他國家的選手亦是看到了榜首的李松林,當然第一想不被注意都難。

“居然是華國的選手拿下第一,不應該啊!這一次題目好難,我感覺給我資料我都不一定能拿到那個分數。”

“他們國家的選手不是一直以來都不是很……”

按照對往屆華國選手的瞭解,他們不是應該在百名左右徘徊嗎?

也不難怪他們會如此想,畢竟參賽的絕大多數選手都是把英語當成了自己的母語的一個程度。

相較而言,他們一類答題的優勢會更大些,至少不用糾結語言的問題,沒那麼多限制。

這樣一個情況不單單發生是發生在【全知全能大學生】這檔賽事中,基本上國外全國性質的比賽大抵如此。

想要參加,那英語就必須得學好,否則壓根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不單要學還要學明白,不然也白搭。

想想也是,題目都不懂,那參加不過是去陪跑而已。

當然我們的選手也從來沒有抱怨過,無論參加什麼比賽都有用心的準備過。

大家適應環境的能力都還挺強,一個個國外的大賽也都在這個過程中被華國的選手所攻略。

高考大國可從來不是開玩笑的,但凡沉下心來奪冠不過是時間問題。

很顯然,對於【全知全能大學生】華國的選手也是有想法的;

一代接著一代,局面終究會開啟,這點毋庸置疑。

資本家們有自己的小心思,可我輩少年也從來不缺乏抗爭精神,華國的選手從來都不缺乏耐心。

大四的學長、學姐們都願意先放下畢業的事宜參加到比賽中去,不難看出大家都的一個決心。

……

這一次,李松林的出挑表現,很顯然比之國選環節還要亮眼不少。

尤其是在和華國原來的成績作比較的時候,更顯露出他的不一般。

不單單是李松林的成績,這一屆其他華國選手的成績也出乎意料的好。

很顯然已經呈現了一個大好趨勢的局面,只要好好的發揮,獲得想要的名次倒不是不可能。

有人歡喜有人憂,這個時候的主辦方負責人路易斯看著那總排名名單不由得帶上了痛苦面具。

畢竟,第一輪的筆試成績佔比並不小,最後會影響到最後的一個成績。

“您不需要擔心的,在實踐方面我們的選手還是很有優勢的;”

“沒錯,畢竟華國那邊是應試教育,我們實踐之後的總評分一定能夠超過去,怎麼先看看再說吧!”

“嗯~再看看也成,不過要注意。”

“我們會持續跟進的,您放心就好……”

對於國內選手擅長什麼,他們還是很有見地的,接下來的環節自家選手絕對可以扭轉局面。

雖然還才只是定榜百人排位,但自己一方確實有著主場的優勢,也並沒有慌亂。

從各國國選,到總選一輪,李松林這個名字很顯然的有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和談論。

尤其是對於勵志奪冠的美國選手來說,他們更是死死的鎖定了華國李松林。

等到實踐環節,必然會想辦法狙擊他,這也一直以來是他們的選手慣用的一個手段。

那麼這個時候,備受關注的他又在幹些什麼呢?

華國這邊此番一共有七位選手進入了百強,比例相比於往常無疑要好很多,放在往常就是進入下位晉級圈的也不過是四五個而已。

七位同時晉級到實踐環節確實從來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