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學車依舊在穩步進行之中,那頭的李松林則是開始了自己一直等待著想要去完成的一件大事兒;

究竟是什麼呢?

那自然就是———“買房”

雖然並不確定自己有多少時間是能夠呆在桂林的,但是在桂林買一套房卻是他一直以來就有的一個想法。

既然有錢了,那為什麼不圓自己的一個夢呢?

說來實在好笑,李父居然會覺得他對原本要留給李牧辰的房子有想法。

其實不然,他從始至終的沒有過覬覦的想法,就算是曾經有過一些對父母尚存的期待, 可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早就消退得差不多了!

從小到大,他們沒有給過他正面的反饋是真,不是嗎?完全偏差的對於也是真的;

老實講,石頭那麼硬,又哪裡是36.5攝氏度的李松林可以去溫暖的呢?

搞笑的是,父母不理會也就罷了,李牧辰還會時不時的出來找一下存在感。

不過見不到他的回覆, 一次兩次三次,最後也就不再怎麼發訊息了!

桂林明明是一個小城市,丁點大的地方,倒是一次都沒有在是市中心碰到過彼此。

單論關係撇清這一點,父母做得真就相當果斷,沒有給他留下過半分幻想,他自然不會去自討沒趣。

而李父的唯一要求,也不過是老了以後看著給一些養老費而已,畢竟是被他們給養大的,這沒問題,不用他們說他也會按時給到;

一錘子買賣倒真做起來了!

回憶起那個晚上,在冷風中的談話,莫名會多幾分酸楚和解脫。

複雜的情緒有過,但後面更多的還是解脫的感觸更深一些。

這件事兒,只有李父李母和他知道,李牧辰想來是不知道的。

不然不會屢次三番的將自己和父母去哪裡玩了,去哪裡吃飯了等一系列話茬發給他。

不是別的原因,就是不相信這位從小很會把控父母心思的傢伙會這般的看不清楚情況。

想來李父李母並不願意談論這些事情,涉及親子關係, 這部分畢竟是不能攤在明面上說。

真要到時候有樣學樣, 父不慈,子不孝的,那可就完了!

大兒子沒有過期待,小兒子卻是從小帶到大在期待中培育長大的;

兩廂對比,自然知道該如何去取捨。

在教育李牧辰這邊,他們夫妻二人也是費了不小的心力。

怎麼會願意出什麼岔子呢?

他愛逗自己哥哥,在長輩面前看來拿只是小事兒一件,畢竟孩子是跟著大人的態度走的。

李松林被欺負那完全是他自己的原因,人的心已經偏了,又怎麼可能會再扭轉回來呢?

因為從來沒有一個自己的家,老家也罷,外婆家也罷,鎮上亦或是桂林“他們”的家,都不算是他自己的。

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很清晰的記得,所以一直迫切的希望能夠有自己的一個家。

至於上海要不要買一個說起這個可能還為時過早。

可在桂林有一個自己的小家卻是滿足條件的。

在上大學之前,他並沒有將自己的戶口遷到集體上去,因為前面有訊息說老家那邊可能會被改造成景區專案,所以就淺期待了一波。

這個傳聞近些年來可從來沒少傳出來過,不過基本都保持著一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一個態度。

沒準就百萬、千萬的拆遷費了呢,是吧?

每當談論到這個話題的時候, 鄉里鄉親的那可就有得聊了!

好些都準備給自家再擴建一些,就為了到時候能有一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