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題幾乎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篇幅,以李松林的記憶儲備來說【文史哲基礎】這門考試毫無疑問將會成為他的提分科目。

每一道題目都不是很常見,但又都是基於書本教材,所以不用多會兒的功夫就能完成一道。

客觀題部分佔比如此大,也就是在考驗考生的一個知識掌握程度。

這東西李松林那是相當的拿得出手,所以每一次的落筆都是一道題的結束。

甚至不需要過多思考;

認為誇張了?

一個連那一本本初始書本內容都能夠倒背如流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對這類偏向於概念記憶的考試而感到為難呢?

那下筆的瀟灑勁兒,很快引來了講臺上老師的注意。

定睛一看,居然還是一個帥小夥兒,那可不就更來勁兒了!

掃視一圈,看著那或皺眉或雀躍的考生,監考官女士就覺得李松林格外的不同。

拋開外在不說,他給人的感覺很穩健;

一時間,她也就更加的好奇起了這位同學的一個答題正確率。

身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老師,既然好奇那自然起身巡視起了考場來。

看著一個個答題情況,她只感覺這些還是可真是可惜了!

出自書本沒有錯,但今年的題目在她看來相較於去年可能要偏很多。

都是一些經常會溜掉的一些概念內容,所以能看到很多人的答案是有問題的:

面試的人數是錄取名額的兩倍,也不過就八個進面的機會。

也就是說,他們沒錯一道題距離自己的名額也就越遠。

主觀題可是大頭,如果表現不好的話,那麼機會只能還更渺茫。

當然,這種情緒她是不會展露出來的。

巡了差不多五六分鐘,看了看整體,她才如願去到了李松林的身側。

在考生的背影后面,監考官女士正揹著手看著自己關注的這名考生的答題情況。

呦吼,答題速度還挺快啊~

名詞解釋已經做完了,再定睛看過去,有點標準模板的樣子了!

本以為是一個帥氣的花瓶小哥哥,這看來是批黑馬沒錯。

最後看了看他的選擇題,感覺就著準確率來說,筆試對他應該是不難的;

不能再一個學生後面停留太久,影響到考生的考試狀態那罪過可就大了!

所以,看了個大概,她也就差不多知道這人的水平如何。

小小期待一波,沒準這孩子最後能成為自己的學生。

頗為滿意的點頭離開,那背影看得後面被她所影響的考生一陣無奈。

怎麼可能那麼倒黴啊?

考場的氣氛越發凝重了起來,大家越是往後寫下去,就越是感受到了試卷的難度。

時不時還能碰到點自己不會的題目,這可不就原地爆炸;

難,真的難,怎麼可以這麼考?

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複習盲區,大家也就會不自覺的浮躁起來。

這樣的一幕在每一個考場都發生著,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兩個小時後,李松林徹底的完成了這一門考試的答題。

試卷被他覆盤了不止一兩遍,確認無誤後也就決定了舉手交卷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