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個,高中畢業之後才有手機的他,你讓他怎麼去尋求別的解決辦法?

沒曾想,那一熬就是三年,也幸好承受能力還算可以,沒崩潰、沒死掉;

從那個時候起,他對於身高和體魄也就有了一個異常的執念。

這也是一直以來李松林堅持著每天早鍛鍊的一個原因。

雖然說上大學了之後,沒有過此類事情發生。

可誰又能知道,下一秒自己會經歷什麼呢?

要不是這一年的時間實在緊湊,他多少空出時間來提升一番自己的戰鬥力。

想一下,如果當時真的熬不過去直接擺爛的話,很可能連書都沒得讀了!

三本你還能說是個本科、是個大學,但是你專科的話其實村裡面沒幾個人會供的。

就現在李松林也不是父母供的,不是嗎?

幸好他還有關心自己的奶奶等一眾長輩,並不是一無所有。

正是有了奶奶的託底,自己才能有書讀,才能夠在去到上海才能夠有現在的這樣一個機遇。

只能說是,一切都有著不確定性,哪裡是能夠預料得到的;

李松林目前能夠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的優勢,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加一個優渥的環境。

這樣才算是不辜負自己這麼久以來的一個努力。

無論學習環境,還是生活環境,都需要自己去爭取。

尤其是在一切都和李父聊開了之後,他就更得為自己負責了!

老實講,聊清楚之後,又哪裡還會有不合時宜的念想呢?

就像李父說的房子和錢都是留給你弟弟的,你孝不孝敬我和你媽是你自己的事情。

他能給到的承諾就是互不打擾,再多的是別想了!

別人可能還有託底,但他能且只能靠自己,李松林他沒得選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看來倒也還不錯,他又怎麼可能會不努力呢?

努力的果實完全由自己享受,那麼多努力一點又何妨?

這天恰好下了最後一節課,李松林揹著書包直奔圖書館去學習。

袁浩南、孟朗兩人也在,所以他們是一道去的;

一路上他有對近期的情況進行一個瞭解,從三人的聊天中不難看出隨著考插的逼近,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了備戰狀態……

“所以現在很多插班生培訓機構都開了特訓班,又要交錢?”

“嗯,每年都這樣,差不離;”

“也就是說……”

李松林聽著孟朗說的,對於考插的道道更多了些認知。

這些基本上也只有考察的人會關注,而且不是那種會對外公佈的課程。

當然價格也會更貴就是了!

培訓機構大抵就是這樣,會慢慢推出新課,尤其是在即將考試前夕會有很多的套餐出現。

看似划算,實質基本上最後也只不過都是韭菜而已,滿足的也就是考生的一個從眾心理。

總覺得,別人上來這個考前培訓班,自己不上,那肯定會比別人少學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