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寬泛的聊,而是針對他一整個經濟體系認知的評價。

也許現在說這個都還太早了,畢竟他才剛剛大一,不成體系也是正常現象,時間長了也就好了!

初賽考試考核的是大容量的一個儲備記憶,當然除去經驗更重要的還是積累和記憶。

一個三本院校的學生,先是被老師選擇,然後是一整個金融高校的選手的脫穎而出,再到師妹求到他面前來。

一環扣一環的,能到這一步也決計不僅僅是運氣了,沈楠笙能看出對方是有東西在身上的。

雖然他自己沒說,可一路走過來的沈楠笙又哪裡能不知道這路途的艱難?

包括自己,都是一點點熬出來的,他不也在國外艱難度日的時候刷過盤子打過生活;

人生哪裡能夠一步登天?

縱使是從小被稱為天才記憶超群的他,一個擁有著數學和奧數的相關獎項的亮眼存在的他,亦有過不如意的時候。

所以,李松林這裡的事情其實算起來並不難以克服;

這不還有上海這邊的插班生考試嘛,就是一個能很好解決他目前窘迫的途徑。

到了好的學校,屬於他的賽道自然也將會是更加的寬闊明亮。

倒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這孩子把握好這個機會即可;

和大批次985、211的同齡人競爭,那麼勢必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行。

如果一味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該瞭解的我們都已經對過了,那麼接下來小夥子要加油了!”

“嗯,我會的沈先生!”

“叩叩叩~”

正當說得差不多的時候,領他們進入辦公室的女士帶著三份包裝精緻的盒飯和飲料拿了進來。

“進!”

“沈總,這是您吩咐的餐點,您可以同您的朋友享用了!”

“嗯,麻煩小李了,你也早點吃午飯去吧!”

“是!”

“聊了那麼久,要不我們先吃個飯,如何?”

“那就謝師兄的款待了!”

王靜怡本來的打算是這邊聊清楚帶學生去吃午飯的,但是這邊既然師兄準備好了,在這裡吃也不錯;

這個時候的李松林,安靜的坐在沈楠笙先生的對面,回味著對方帶來的對於自己的思考。

其實在這忙碌的大一上學期,他確實沒有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

也可能考慮不充分,並沒有像先生說的那樣形成一個成體系的知識儲備,更沒有仔細設想過自己的未來。

有了系統之後,一直都在為了提升自己的基礎屬性而努力的學習,壓根就沒有時間好生的停下來認真覆盤過自己的生活。

因為從一開始,也確實是他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以愛好作為副業,寫小說;努力學習攢屬性,加點;認真的準備插班生考試,學習……

這些事,幾乎佔掉了他的絕大部分時間;

同時也不會有沈楠笙這類前輩給他做總結,引導著他以更加全面的視野去看待自己的未來。

猛的來這麼一下,這個聊天亦是給他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縱使李松林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但他確實是該好好的考慮和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