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與鮑憶秋的聊天,田韶知道了古家要換房子了。有個老教授的房子騰出來了,校領導已經表態這房子給古教授一家。

鮑憶秋說道:“那房子八十多個平方,沒公攤面積,可以隔出三個房間,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大陽臺。房子要騰出來的訊息出來許多人各種想辦法,我都沒想到會分給古老師。”

田韶之前去過古家,房子大概四十多平方,住著一家四口比較擠。現在有三室一廳,很寬敞了。

鮑憶秋又道:“等明年評選,古老師一定可以評為教授的。”

其實古父早就滿足評選教授的條件了,只是每年名額有限而他又不懂爭取,所以就給落下了。不過現在不一樣,有譚家這麼一門親家,也沒人會去得罪古老師一家了。

田韶當然知道這裡面的門道了:“等評上了教授,親家工資又高了一截了,文柏也不用再為他們擔心了。”

聽到這話,鮑憶秋就羨慕了:“所以啊還是生女兒好,貼心。像我家那個傻兒子,工作忙起來的時候十天半個月都沒個電話。”

田韶輕笑道:“敏霽畢業參加工作,別說平時,過節時有時候都幫人替班不回來。跟文柏處物件以後每個月都回來,不讓回還不行。”

電話敏霽打得比較勤快,而且工作上碰到難題還會跟田韶譚越探討,只是想說好聽的那就別想了。像敏瑜,就會說些有趣的事逗他們開心,有時候想要什麼東西時那嘴更像抹了蜜一樣。

鮑憶秋說道:“我現在也不多求,只希望他們能早些讓我抱上孫子。”

齊子恆三年前已經結婚了,但她老婆也是事業心強的人,怎麼說都不願意生孩子。哪怕鮑憶秋說給她帶孩子,或者到時候出錢給她請保姆都不同意。為這事,齊鴻跟鮑憶秋都發了好幾次火了。

其實鮑憶秋也不是非要個孫子。她就覺得夫妻兩個人沒孩子,不僅家了冷清,夫妻之間沒孩子這個紐帶也容易散。

田韶說道:“什麼時候生孩子讓他們夫妻自己商量著來,你就別管了,管得多了嫌你煩。你啊,有錢有閒就邀上幾個朋友出去玩。趁著現在身體好,邀上幾個朋友多出去走走。不然等老了動不了,想出去都不行。”

“沒孩子怎麼行?”

田韶覺得她操心太多了:“他們自己都不擔心老了沒人伺候,你操碎了心也沒用。而且你總這樣催,你兒媳婦說不準認為自己是生育工具,更不願意生了。別管,由著他們去。可能過兩年歲數大了,自己又想生了。”

鮑憶秋問道:“敏霽有說什麼時候要孩子嗎?”

田韶說道:“他們去港城前一晚我特意跟敏霽說,文柏剛大學畢業別急著要孩子。等過三四年思想成熟做好了準備,再要孩子不遲。”

她覺得文柏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身份不同了行事自然得不一樣。如接人待物跟禮儀等,這些都是要學的。

鮑憶秋轉移了話題。

田韶見她不聽勸,也順著她的話聊起來了。生兒育女這個思想,對五六十年的人來說根深蒂固,想要消除很難。這事要怪,就怪夫妻兩個人沒提前跟鮑憶秋溝通,導致現在這個局面。不過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沒辦法。

兩個人逛了一個上午,然後去了一家很有名的飯館吃飯。逛街買東西讓人心情愉悅,只是這個好心情沒維持多久。

田韶接到白初榕的電話,說曲顏摔摔了一跤,現在送去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