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不明白就不琢磨了,就算沒什麼大用,不是還能給災民添口吃的嗎?

帶些活禽過去又不怕壞,至於餵養這些家禽的事兒,還有五嫂莊子上的人專門負責,“賑災才要帶這些啊,萬一糧食吃完了,就把這些殺了給災民吃。”

葉莫璅:行吧,只要和六弟妹有關,老六就一點原則也沒有,反正被燻的也不是他,帶上就帶上吧。

因為日夜趕路,在路上走了十來日,路上就能見到一些趕路的人,那些人或乘車或步行,看樣子都是打南邊過來的。

葉寒瑜讓人打聽了一下中州的情況,得到的訊息卻是不怎麼樂觀。

“安陽縣旱情最嚴重,水井都幹了,糧食更是顆粒無收,有些條件差的人家,早就逃荒去了,剩下那些守在村裡的,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族長說,在旱災之後很有可能會有蝗災,若是再不下雨,百姓就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我們這也是沒辦法,家裡沒銀錢,買不來高價糧,只能背井離鄉去外地討飯吃。”

又往前走了幾日,路上越來越荒涼了,直到走進中州境內,連綠色都很少看見,路上全是逃荒的百姓,那些餓得已經走不動路的人,得知朝庭已經派了人來賑災,並且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糧食送過來後,乾脆不走了。

葉寒瑜派人找來當地官員,開始施粥,他則是帶著車隊繼續趕往安陽縣。

然而等他們到達距離安陽還有一百多里的成安縣時,聽到了一個壞訊息,安陽縣發現了大片大片的蝗蟲。

葉寒瑜心裡頓時咯噔一聲,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安陽如今已經是十室九空,蝗災一起,那些人更是要遠遠逃離,就算花銀子僱人抓蟲都做不到。

而且,天不下雨,就算有糧,百姓們連粥都熬不了,這蝗災要如何解決?

兩兄弟一路走來本就擔著心,此時心裡越發壓抑的慌,無奈只能先派人去安陽府傳訊息,凡是抓到蝗蟲的三斤換一斤糧食,也可以直接用蝗蟲換銅板,一斤十文錢,或換水,三斤蝗蟲換一水囊水。

此時中州的米價已經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平時只有八到十文錢的大米,早就已經翻了四五倍,每斤最少也要四五十文銅板,粗糧同樣如此,而且,你有錢也買不到太多的糧,有糧的店鋪已經在限購了。

葉寒瑜知道,此時並不是控制糧價的時候,中州一日不下雨米價就很難降下來,因為運米過來的成本比以往也提高了不少,不說別的光是這一路上所耗費的飲用水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車隊又前行了兩日終於抵達安陽,看著佈滿街道的蝗蟲,奉旨賑災的一行人只感覺渾身都生出了一層的雞皮疙瘩。

提前一天到達安陽的賀初想要彙報彙報這一天的收穫,卻被紅梅和綠竹打斷了。

葉寒瑜:“你們兩個有事?”

“王爺,主子來前交待了,如果安陽有蝗災發生就立刻放出咱們帶來的這些家禽,會有奇效。”青竹道。

火燒眉毛了,葉寒瑜也顧不上考慮那麼多了,直接吩咐人將所有的雞鴨鵝趕下車,這一路上,這些家禽也是餓著肚子的,尤其是最近這兩天,就是給把吃食讓它們餓不死就行,它們一得了自由,就瘋了般的朝著那蝗蟲飛撲而去,侍衛們也不幹別的,就趕著這些家禽去田裡抓蟲吃。

蝗蟲的生長分為三個部分,卵,若蟲,成蟲,它不是一開始就會飛,而是成為成蟲之後,翅膀才發育完全。

在從若蟲到成蟲的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大約三十五天,安陽縣的蝗蟲才剛剛發現,因此還不會飛,但,漫山遍野的蝗蟲還是讓人看得心裡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