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那位楚大人是不是還有什麼別的問題?”

葉寒瑜斟酌著道:“侄兒只是發現他的那位小舅子好像是抓住了他什麼把柄,這才讓他不得不為小舅子掏銀子,但具體是有什麼事,就得好好查查了。”

能被稱之為把柄的自然不會是什麼好事,那確實得查。

戰王點頭。

“這次的事處理的差不多了,近幾日本王就要回幽州,你多保重。”

“皇叔,依侄兒的意思,您這次回幽州就把這筆銀了直接帶走,延途讓手下在各地徵集糧草,悄悄運到幽州。

兵貴神速,若等戰事起時再籌備糧草,很容易出事。”

皇上是大力支援戰王打仗,可是很多大臣最擅長的就是扯皮,他做不好,甚至是不好好做,還要把責任推來推去,推到最後,受苦的還不是前線的將士們?

與其如此,不如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不是有那麼一句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糧草有了,皇叔何愁戰事不勝!

兩軍交戰,大家都是無所不用其極,就算這次因刺客一事揪出不少心懷不軌之人,可誰能保證朝中就再無北梁收買或是安插之人了?

這些人也不用做別的,光是打官腔就能把事情拖到不可控的地步,再加上從京城籌集糧草也要耗費時間,萬一在路上被有心人點一把火燒了,那皇叔可就有得受了。

畢竟兩軍對壘,燒燬對方糧草的事兒又不是沒發生過。

戰王並沒反駁,多年駐守邊疆,上戰場最怕的就是打起仗來後面的糧草跟不上了,若是他手裡有銀子他自是可以早做打算,但這麼多年下來,他手裡那些私產都耗費的差不多了,這次,老六能想出這麼個法子弄了這麼一大筆銀子,絕對是幫了大忙了。

“知道了,這件事,本王會回宮和皇兄說。”

兩人就將刑部已經收上來的銀兩清點了一下,將已經收上來這些全都帶上進了宮。

剩下的那些,刑部的人自會送去宮中。

……

朝陽宮中,葉寒瑜和戰王分別奉上一本小冊子。

皇上先拿起了上面的那一本,葉寒瑜見了便解釋道:“父皇,這名冊上的人都有些問題,給銀子給的痛快的幾個兒臣做了標註,剩下的四人還請父皇親自派人盯一下,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皇上暗暗點了下頭,這冊子上記載的很清楚,比如那位楚大人和他的小舅子劉大人,還有三家青樓的老鴇。

“還有一事,兒臣覺得,那醉紅樓父皇完全可以自己開起來,賺銀子不說,還可以收集京中各世家的訊息,只是要給醉紅樓重新安排一位老鴇。”

李長海眼睛都瞪大了,皇上開青樓?

這要是讓外面的人知道了,那還了得?

“父皇手下有那麼多的能人,只要派個妥帖的過去就行了,或者乾脆在暗衛中挑選一人,暗衛身份特殊,外人即使看見也不認識,誰能知道那青樓是父皇開的?”

就算知道,誰又敢說什麼?

當然了,若是為收集情報開青樓,還是別讓外人知道的好。

皇上等人:……好像有那麼億點點道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