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在他捨棄耶律延禧後不久,耶律延禧就被金軍俘虜,遼國就此滅亡,於是耶律大石趁機在西北建立了西遼,雖然沒能恢復遼國的基業,卻也開創了一番事業。

「耶律大石走後,我每晚都是輾轉反側,思考著眼下的困局,最後卻發現,如果我再跟在遼皇身邊,恐怕最終也難逃敗亡這一條路,因此最終我狠下心來,在一天晚上率兵離開。」

蕭奉先最後再次嘆了口氣道。

「蕭兄辛苦了,我知你對遼國忠心耿耿,只不過遼皇實非明君,遼國落到現在這種地步,他至少要背上七成以上的責任!」

寧復說著拍了拍蕭奉先的肩膀以示安慰道。

這些話他其實早就想和蕭奉先說了,只不過以前蕭奉先是遼臣,他說這些太不合適,現在終於可以一吐為快了。

「是啊,其實我也知道遼皇有很多缺點,只是沒想到都這種時候了,他卻還是不肯聽信人言,反而一意孤行,這簡直就是自取死路!」

蕭奉先一臉痛恨的道,他雖然貪戀權勢,但至少分得清好壞。

可以說正是耶律大石的離開,終於讓蕭奉先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不再盲目的跟在耶律延禧身邊。

寧復聽到這裡時,也不禁為耶律延禧感到悲哀,連他最信任的人都選擇離開了他,也不知道他會感到憤怒還是感到悲傷,不過以他的脾氣,想來憤怒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蕭奉先既然來投靠自己,寧復當然不會虧待他,當然了,寧復也知道蕭奉先並不是個有德才的人,因此對他的安排也十分謹慎。

於是在經過再三考量後,寧復加封蕭奉先為遼陽侯,負責招募安撫遼國舊地的百姓。

遼國雖然近乎滅亡,但遼國還是有不少人才的,比如那個逃往西北招討司的耶律大石,此人能夠依靠一己之力建立一個國家,絕非等閒之輩。

因此寧復請蕭奉先給耶律大石寫了一封招攬對方的書信,在信中寧復表達了自己對耶律大石的欣賞,同時也希望對方能來大周為自己效力。

這點寧復也是再次靠著自己預知歷史作弊,畢竟耶律大石現在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建立西遼,萬一他看到寧復的書信,放棄了自己打拼,轉而為大周效力的話,對寧復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當然就算耶律大石不來,這封書信也能為雙方打下友好的基礎,日後耶律大石在西北真的能建立西遼的話,寧復也可以與對方展開合作。

就在蕭奉先投靠大周后不久,耶律延禧那邊終於有了訊息。

他在發現蕭奉先離開後,也是大發雷霆,不過最終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率領不足萬人的殘兵去到了敵烈八部。

然而事情就像耶律大石和蕭奉先預想的那樣,敵烈八部彼此間征戰不休,對耶律延禧這個沒多少兵力的遼皇也沒多少尊敬,頂多就是表面上敷衍一下,私下裡根本不聽他的命令。

三個月後,又一則訊息傳來,完顏阿骨打派兵抵達敵烈八部,八部中敵拉、迪裡兩部暗中投靠金國,並引金軍包圍了耶律延禧,隨後耶律延禧被金軍生擒,遼國正式滅亡。

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檢視

為您提供大神北冥老魚的《北宋之天生反賊》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百三十四章 遼國滅亡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