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能還要走上一個月左右?”

耶律大石在心中估算了一下這才回答道。

他們行軍的速度不算快,而且草原上的道路並不像別人想像的那麼好走,因此一個月能到西北招討司的可墪城已經算不錯了。

“太遠了,今天白韃靼的床林兒進貢時,告訴我說這裡距離烏古敵烈統軍司不遠,敵烈八部歸順我大遼多年,忠心方面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

耶律延禧說到這裡再次停頓了一下,這才繼續道。

“所以朕想要不咱們去敵烈八部那裡,只要將這八部的人馬統合起來,自然有了反攻中京的實力!”

“陛下不可!”

耶律大石當即開口反問道。

“敵烈八部的確距離更近,但這八部彼此重點不休,矛盾早已深入骨髓,根本不可能將他們整合起來,而且八部距離中京也不過半個月的路程,金軍很容易就能殺到,遠不如西北招討司那邊更加安全!”

“陛下三思,敵烈八部那邊雖然有駐軍,但數量並不多,相比之下,西北招討司駐紮的兩萬人馬,卻全都是我契丹人的鐵騎,對陛下也更加忠心!”

蕭奉先這時也同樣開口勸道。

西北招討司鎮守著遼國的西北邊疆,因此遼國一直在那邊駐紮有重兵,而且遼國有祖訓,不得輕易抽調西北招討司的兵馬,因此之前耶律延禧就算兵力再怎麼緊張,也沒想過從西北調兵。

當然西北招討司也太遠了,就算真的調兵,恐怕等他們趕到時,一切也都晚了。

“西北招討司也太遠了,日後朕想殺回中京,光是在路上就要走將近兩個月,所以還不如以敵烈八部為根基,到時再將西北招討司的兵馬調回來,自然可以鎮壓敵烈八部,讓他們為我所用!”

耶律延禧將自己的打算講出來道。

雖然西北招討司的兵馬不能輕易調動,但現在大遼都快沒了,耶律延禧自然也顧不得其它了,而且他也不願意再這麼辛苦的趕路了,還是去敵烈八部更省心。

“陛下三思啊,西北招討司雖遠,卻有各種好處,遠比敵烈八部更有發展前途!”

耶律大石還是不肯放棄,當即苦苦哀求道。

但耶律延禧卻已經拿定了主意,無論耶律大石再怎麼勸,他就是不打算改變主意。

相比之下,蕭奉先卻沒有再勸,因為他太瞭解耶律延禧了,只要對方拿定的主意,就絕不會輕易更改。

最後耶律延禧被耶律大石勸的也有些煩躁,當即將對方趕出了帳篷,最後蕭奉先也找了個理由離開,帳篷裡只剩下耶律延禧一個人生悶氣。

“王爺,剛才您為何不開口勸一勸陛下?”

出了帳篷之後,耶律大石還是不死心,見到蕭奉先出來也立刻焦急的上前道。

“陛下要是肯聽別人之言,又何至於此?”

沒想到蕭奉先伸手拍了拍耶律大石的肩膀,隨後輕嘆一聲邁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