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冷靜下來仔細的回想了一下,隨即想到一條訊息。

“之前耶律餘睹兩次打敗金軍,也俘虜了不少的女真人,但耶律餘睹並沒有讓人傷害這些女真俘虜,而是關押了起來,現在想來,他該不會是透過這些女真俘虜,從而聯絡上金國的高層吧?”

“很有可能,契丹人與女真人的仇深似海,女真人為了報復契丹人,甚至對佔領地區的契丹人進行大屠殺,不少契丹人為了活命,只能改裝易服,化為漢人或渤海人,而遼軍也一向不收女真俘虜,都是直接在戰場上殺掉,耶律餘睹竟然收留女真戰俘,這絕對不正常!”

寧復也立刻分析道。

契丹人建立了遼國,一度差點入主中原,但在遼國滅亡後,興盛一時的契丹人竟然就此消失了,甚至後世連契丹的文字都無法解讀。

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就是女真人建立金國後,對契丹人進行了種族大滅絕,無數契丹貴族被清算,剩下的契丹人為了活命,只能融入到其它民族之中。

於是歷史上顯赫一時的契丹人,就這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糟糕,如果耶律餘睹真的投靠了金軍,那咱們的海軍豈不是危險了?”

馬原忽然一驚,當即再次道。

海軍還駐紮在遼水上,與耶律餘睹互為守望,若是耶律餘睹與金軍勾結的話,很可能會對大周的海軍下手。

“放心吧,耶律餘睹暫時還不敢有什麼大的舉動,除非中京被金軍攻克,在此之間,他依然會持觀望的態度,所以他對我們的招攬,才會不拒絕也不同意。”

寧復卻一臉澹定的說道。

“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要不要把耶律餘睹有二心的訊息捅到耶律延禧那裡?”

馬原再次提議道。

“耶律延禧未必不知道耶律餘睹有二心,畢竟他幾次拒絕出兵去中京,哪怕耶律延禧再傻,他身邊的大臣也會提醒他,只不過耶律延禧現在只能裝不知道,否則萬一逼反了耶律餘睹,遼國立刻就會分崩離析。”

寧復再次搖了搖頭道。

說完寧復又露出沉思的神色,耶律餘睹雖然暫時還不會投靠金國,但依然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因為耶律餘睹投靠了金國,那麼遼陽府也會再次落入到金軍手中,相當於寧復之前的計劃全都白費了,大周海軍只能在遼水和沿海一帶活動,根本沒辦法深入內陸。

百盟書

若是投入大批的兵力進入遼東,又有些得不償失,而且中京陷落在即,寧復也需要準備大軍,防備著中京方向的金軍。

看著沉思的寧復,馬原也不敢出聲打擾,他知道耶律餘睹這件事,已經影響到大周接下來的佈局,像這種事他根本沒資格參與,更不能隨便發表看法,畢竟他只是寧復的耳目,而不是腦子和嘴巴。

“這段時間你加派人手,盯死了耶律餘睹的一舉一動,另外派人悄悄通知海軍的呂梁,讓他們隨時做好撤出遼水的準備。”

寧復最後終於開口道,這讓馬原心頭一沉,難道說陛下要放棄遼東了嗎?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