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高麗海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寧復說到最後也是殺氣騰騰。
他才不管高麗是因為什麼對大周的商船動手,做為大周的皇帝,他需要對那些受到傷害的子民有一個交待,同時大周的海軍也需要揚帆海上,而不是隻在遼水這樣的內河上打鬧。
一道聖旨飛速出京,幾天之後就送到了呂梁的手上。
海軍這段時間分為兩部分,大部分海上戰船遊弋於遼河出海口附近,另一部分則由呂梁率領,乘平底的沙船進入遼水。
不過光是在遼水這樣的內河中作戰,並不能發揮海軍真正的作用,呂梁這些海軍將領也都感覺自己有些大材小用。
現在寧復的聖旨送到,立刻讓他們精神一震,海軍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於是呂梁留下一部分海軍駐守遼河,自己親率大軍順河出海,登上海外遊弋的大周戰船,然後飛速出了渤海,殺氣騰騰直奔高麗而去。
高麗本來就在登州對面,因此大周海軍很快就抵達高麗沿海。
高麗做為一個三面環海的半島國家,自然保持著一支規模不小的水師,而且他們的戰船與大周的戰船很像,只是規模更小。
畢竟高麗與中原一向交流緊密,許多方面都向中原學習,甚至以“小中華”自居,不但國內的制度學習中原,國內大部分的技術也是源自中原。
大周海軍剛到高麗沿海,立刻就遇到了高麗的水師。
雖然之前高麗扣押了大周的商船,但兩國畢竟沒有正式交戰,因此高麗水師見到大周海軍時,也按照海上的規矩打出旗號,告訴大周海軍前方就是高麗境內,禁止他們再前進。
不過呂梁卻早就得到寧復的命令,根本不理會高麗水師的旗號,直接指揮戰船就壓了上去。
看到情況不對,高麗水師也立刻做好戰鬥的準備。
然而還沒等高麗水師準備好,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大周海軍戰船上的火炮已經開火了。
將火炮應用於戰船上,絕對是對海戰的顛覆,要知道在火炮之前,海戰主要還是以接弦戰為主,也就是雙方貼近了放箭,然後用繩鉤將對方的船鉤住,隨後船上計程車卒跳到對方船上,殺死對方的船員,並控制對方的船隻。
可是火炮的出現,卻讓戰船有了摧毀對方船隻的威力,根本不必靠近對方的船隻,這就相當於我可以打到你,你卻打不到我,可以說從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
高麗水師也是第一次見識火炮的威力,雖然剛開始的幾炮都打到了海里,但很快有更多的火炮開火,彈道也得到了矯正。
終於,有炮彈擊中了高麗的戰船,直接將一艘戰船的船舷擊出一個大洞,海水立刻灌進了船體,導致戰船開始傾瀉。
船上的高麗人也是驚慌失措,有人想要救船,有人卻跳船逃生,最後戰船傾覆在海上,周圍都是落水的高麗士卒。
而在這期間,又有一些高麗戰船被火炮擊中,雖然大部分都不嚴重,但依然給高麗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不少高麗人被嚇破了膽,甚至有戰船悄悄的逃離戰場。
到了這個時候,可以說這場海戰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