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中京之困(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幽州可是遼國以前的南京,結果現在竟然變成了大周的北京,只要是契丹人聽到這件事,恐怕都會心中不舒服。
《最初進化》
不過耶律延禧卻沒有什麼反應,而是再次道:“你再給大周皇帝修書,請求他們派援軍前來,畢竟現在金軍隨時都可能南下,若無他們的援軍,恐怕我們這邊也沒有什麼勝算。”
耶律延禧現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寧復的大周軍隊,雖然現在遼軍的軍心大振,但周軍不來,他心裡也沒什麼底。
“臣遵旨!”
蕭奉先再次答應一聲,隨後又和耶律延禧討論了幾件政務,這才告辭離開了皇城。
坐到馬車上後,蕭奉先卻忽然嘆了口氣,臉上也露出幾分疲憊之色。
這段時間耶律延禧看到反攻的希望,因此也開始“勵精圖治”起來,一方面整合遼國現有的軍隊,另一方面聯絡大周,希望他們儘快派來援軍。
這兩方面的事情都需要蕭奉先操心,畢竟耶律延禧現在最信任他,而寧復那邊也同樣需要他聯絡,所以蕭奉先最近也十分的操勞。
不過現在遼國的局勢看起來似乎有所好轉,但蕭奉先卻感受到一種隱藏的危機。
耶律餘睹那邊有了二心,這件事蕭奉先早就察覺到了,甚至他還知道,耶律餘睹已經開始在遼陽府排除異己,加強對軍隊的掌控。
而且都這麼久了,耶律餘睹還是沒有派兵前來援助的跡象,估計對方也知道,如果他真來了中京,耶律延禧肯定會趁機收回兵權,到時耶律餘睹的下場也絕對不會太好。
所以蕭奉先已經對耶律餘睹那邊的援軍不抱什麼希望了。
至於寧復那邊,蕭奉先雖然知道寧復不希望遼國被金國滅掉,但想讓大周的軍隊支援遼軍,也面臨著許多困難,所以寧復那邊也十分謹慎,援軍恐怕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趕到。
也就是說,中京在短時間內,恐怕不會有什麼援軍,只能依靠自身的兵力與金軍交戰,但從現在的襲擾戰來看,遼軍顯然處於下風。
所以蕭奉先很清楚,如果金軍真的南下攻打中京,恐怕中京很難守住。
為此蕭奉先之前向耶律延禧建議,可以放棄中京,率領大軍撤退到遼陽府。
耶律餘睹雖有二心,但還不敢公開反叛,更何況耶律延禧手中的兵力遠超耶律餘睹,所以只要大軍一到,耶律餘睹恐怕也只能束手就擒。
如此一來,耶律延禧就可以將兩路大軍合為一處,並且遼陽府距離遼河很近,大周海軍能為他們提供支援,金軍肯定不敢輕易攻打。
甚至再退一路,就算金軍真的攻打遼陽府,他們頂不住時,也可以撤到海邊的州府,到時有大周的海軍在,金軍根本不足為慮,而只要耶律延禧活著,遼國就有復國的希望。
但很可惜,耶律延禧拒絕了蕭奉先的提議,因為在他看來,中京是絕不可能放棄的,而且現在遼軍又打了勝仗,當然更不可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