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炎熱的天氣一直持續了半個月,結果在某一天的下午,忽然間狂風大作,緊接著陰雲蔽日。

沒有等到傍晚,這場大暴雨就忽然而至。

汴梁城雖然地位平原,但西邊和北邊幾百裡外,就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後世的鄭州、新鄉,都處於同一片區域。

因此每年的水氣從南向北移動時,遇到大山的阻隔,就十分容易在這片區域形成巨大的降雨,後世那場驚人的鄭州水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的。

而開封本來就與鄭州緊挨著,因此在每年夏天時,也經常遇到這種大暴雨的天氣,至於開封西北邊的新鄉,幾乎是年年被淹。

這場席捲整個東京區域的大暴雨,也立刻引發了寧復和大臣們的關注,更有司天監的官員上書,請求寧復做好防災救人的準備。

畢竟按照往年的經驗,只要遇到這種天災,開封這邊就會大水氾濫,最嚴重時,可能北邊的黃河都會決口,到時更會造成難以想像的大災。

寧復從小在汴梁城長大,當然明白洪澇災害的可怕,於是也立刻命人巡視京城的各個河道,隨時監控水情。

其中黃河河堤那邊更是監控的重點,寧復索性將京城駐守的軍隊調去了一部分,讓他們駐守在河堤上,若是發生決堤的事故,也可以隨時封堵。

不過這個時代可沒有後世的各種機器,如果黃河河堤決口的話,光靠人力是很難堵住的,所以駐守大軍也只能用於防範。

萬幸的是,因為汴梁城就在黃河邊上,所以從大宋立國時起,就對這段黃河大堤極為重視,幾乎年年加固,所以一般來,只要降水不超過往年的極限,一般黃河也不會決口。

這場大暴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其中前兩天下的最大,老天就像是被人打破了一個窟窿,九天之上的銀河水一下子傾瀉下來,將大地上的人們一下子澆了個滿頭滿臉。

各個河道接連告急,河水漫過河堤,衝進了農田和村莊裡,百姓的田地的房屋全都泡到了水裡。

橫穿京城的汴河更是一下子水漫金山,不光沿河兩岸的民居被淹了,河水更是漫出去幾個街區,可以說只要是京城比較低窪的地區,全都被淹了。

十分不幸的是,皇城所在的區域剛好也比較低窪,結果洪水也衝進了宮裡,導致宮中的一部分宮殿也泡到了水中。

寧復站在啟臨殿的視窗,看著宮中的一片水澤,也不由得搖頭嘆息,這次洪災的損失可真讓人心疼啊!

垂拱殿那邊也積水了,大殿因為地基比較高,倒是還沒事,可大殿四周的道路全都是積水,所以寧復就搬到了這座啟臨殿,這裡地勢更高,倒是不怕洪水。

“陛下,馬原求見!”

童貫這時悄悄的走到寧復身後稟報道。

“召他進來!”

寧復聞言也轉過身,然後邁步走回桌子邊坐下。

很快就見馬原帶著一身的水氣走了進來,外面的雨雖然變小了,但依然還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