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火手扶腰刀,率領著親衛將整個城牆巡視了一遍。

現在天氣冷了,古北口這邊更是如此,北方吹來的寒風呼嘯而過,吹的人臉上發痛。

城頭上的將士卻全都站的筆直,身上厚厚的冬衣可以最大限度的幫他們抵禦嚴寒,不過就算如此,城頭值守的將士依然要每隔一個時辰就要換一輪,否則人都要凍壞了。

黃四火在城頭轉了一圈,看到將士們的表現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初他的同窗兼老上司王虎鎮守這裡時,每天都會親自巡視城牆,黃四火也繼承了這個好習慣。

黃四火是武學第一屆學生,與虎頭、孫勐他們都是同窗,甚至他和虎頭還同住一個寢室。

當初在武學時,黃四火的表現並不突出,主要是因為他出身太低,底子太差,不但不識字,連個頭也不如別人。

事實上當初武學招生時,許多人都不願意去,為此寧復才從軍中挑選了一些機靈的年輕士卒,而黃四火正是其中之一。

在武學之時,黃四火因為底子太差,特別是因為不識字,導致一些課業跟不上進度,因此表現自然很一般。

不過黃四火其實很聰明,特別是在進入軍中後,他能夠活學活用,無論是治軍還是打仗,都表現的十分出色。

因此在收復燕雲時,黃四火也立下大功,所以在虎頭走後,他才能接任鎮守古北口,畢竟這裡可是宋遼兩國的必經之路,軍事意義十分重大。

之前寧覆在京城發動兵變,黃四火雖然沒有親自參加,但他有不少同窗都參加了,因此事後他得知訊息時,第一反應則是自己這些人要發達了。

事實上寧復登基後也的確沒有虧待這幫老兄弟,之前參與兵變的有功將領,盡皆封侯,就連黃四火這個沒有參加的人,事後也得到了伯爵的封賞,官職也得到提升。

最重要的是,寧復願意放權給武將,將一些束縛在武將身上的繩索給放開了,使得武將有了更多的自主權。

以上這幾招,使得黃四火這些武將對寧復也更加忠心。

“將軍,聽說遼國快不行,咱們啥時候殺到北邊去,到時也好升官發財啊?”

就在這時,城頭一個熟識的將官見到黃四火,當即好奇的湊上來問道。

“這話我還想找人問呢,我那幫老兄弟都封侯了,老子才是個伯爵,我都沒臉見他們了!”

黃四火翻了個白眼道,他個頭不高,甚至有點矮,看起來也不是很強壯,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黃四火這傢伙打起仗來不要命,曾經多次在戰場上以少勝多。

而且黃四火也不是一個單純的勐將,他打仗是用腦子的,在戰場上他可以敏銳的發現敵人的弱點,然後針對弱點發動勐攻,這點連寧復都曾經多次誇讚他。

“聽說登州那邊派水師,不對,應該是海軍去遼東了,也不知道打的怎麼樣了?”

這時又有一個訊息靈通的將領湊過來道。

他們都是武學出來的,不過這兩個將領比黃四火低幾屆,因此他們進入軍中時,仗都快打完了,功勞當然也沒撈到多少,所以他們都盼著有仗可打,這樣才能建功立業。

“那幫水鬼只要不被人堵住,想輸都難!”

黃四火撇了撇嘴道,身為陸軍,他們對海軍有著天然的排斥。

另外黃四火還聽說,武學中似乎要開設一個海軍專業,與騎科、步科、火器科分開教學。

這麼算下來的話,以後海軍與騎兵、步兵、火器兵一樣,都將出自皇帝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