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綜聞言卻有些心急的道。

他主要擔心父親遲遲不做決定,萬一惹怒了京城,到時該有的封賞沒了不說,甚至還可能會連累他們這些後人。

“放心吧,你堂叔那邊還沒有訊息,不過我聽說寧復已經派人去請他入京了,以他們兩人的關係,你堂叔日後肯定還會再次為相,到時我再表態也不遲。”

章楶卻白了兒子一眼道。

他的七個兒子都挺不錯,但也各有缺點,章綜就是太沉不住氣,相比之下,他的長子和三子都比較穩重,日後可擔大任。

聽到堂叔章惇要進京,章綜立刻放下心來,有章惇坐鎮,他們章家肯定能抓住這次改朝換代的機會,說不定可以一飛沖天,重現當年世家大族的風采。

與此同時,章惇坐在船上,看著兩岸的景色緩緩後退,臉上的神情卻頗為複雜。

章惇當初辭官回鄉,本來他帶著家眷一路南下,甚至還打算途經揚州時,去和老友蘇軾見盤桓幾日。

雖然他和蘇軾之間的恩怨很深,當初在京城見了一面也沒有完全化解。

不過現在章惇落入低谷,對蘇軾當初的心境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當初的那些恩怨也放下了。

然而還沒等他到揚州,卻忽然收到寧復起兵造反的訊息,這讓章惇也嚇了一跳,急忙停下行程。

緊接著京城那邊不時有訊息傳出,直到寧復控制京城,並且登基稱帝的訊息傳來時,章惇也輕嘆一聲,隨後就吩咐家人準備回京城。

果然,寧復很快就派人召章惇回京。

看著兩岸越來越熟悉的景色,章惇也是輕嘆一聲,對於寧復建國稱帝這件事,他也是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

甚至當第一次聽到這個訊息時,章惇還以為這是有人在誣衊寧復,可是當確認了這個訊息後,章惇還是不敢相信,因為在他看來,寧復無論如何也不像是造反的人。

至於後來寧復昭告天下,說他是大周曹王后人,章惇並不相信,甚至認為這只是寧復的藉口,目的就是給自己的造反提供一個正當的理由。

不過章惇對寧復造反這件事,心中也十分的複雜,一方面身為宋臣,他本該痛斥寧復這個亂臣賊子。

可是想到之前自己和寧復的處境,章惇卻又能理解他,章惇自己年紀大了,辭官歸鄉也沒什麼,可寧復不一樣,他還年輕,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可遇到趙佶這樣一個皇帝,寧復若是不反,以後的日子肯定十分艱難,甚至有生命之危,所以寧復拼死一搏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章惇幾乎毫不猶豫的就答應回京,其實他也不知道自己見到寧復要怎麼辦,但他就是想要回去。

船隻進入汴河,很快抵達了京城,看著船頭前那高大巍峨的城牆,章惇也是心中複雜。

當初寧復曾經告訴章惇,京城禁軍早就腐朽不堪,表面上有數十萬大軍,但其實真有敵人來攻,也許幾萬人就能橫掃京城。

當時章惇並不同意寧復的判斷,為此兩人還爭論過幾次,卻沒想到寧復說的都是真的,幾十萬大軍,再加上如此堅固的城牆,卻擋不住寧復的幾萬新軍。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