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曾布罷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臣請治楊戩之罪,此人借擴建皇城之名,欺凌百姓、霸佔民宅,實在罪大惡極,請官家將他交由大理寺審理!”
朝會之上,一位大臣義正言辭的高聲道。
“臣請治楊戩之罪!”
隨著這位大臣的帶頭,朝堂上其它大臣也紛紛站出來表態。
最近楊戩因為圈地的事,搞的是民怨沸騰,失去宅子的百姓組團到開封府告狀,雖然都被開封府暫時壓了下去,但依然造成極大的風波。
而今天朝堂上的官員也終於忍不住,開始彈劾楊戩,甚至最後連曾布也站出來,請求趙佶治楊戩之罪。
本來在這種時候,趙佶只需要把楊戩推出去平息眾怒就可以了,畢竟一個宦官,他本來就是按照趙佶的意思行事,必要時當然也可以推出去替趙佶頂罪。
但趙佶卻不按常理出牌,對於這些彈劾楊戩的大臣,趙佶理都沒理,直接宣佈退朝,並且將所有彈劾楊戩的奏本全都打了回去,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面對如此強硬的皇帝,大臣們雖然惱火,卻也沒有辦法。
說來這也怪趙煦,當初趙煦當政時,就以強硬著稱,只要他認定的事情,哪怕大臣再怎麼反對都沒用,比如變法、廢后等,全都是在趙煦強硬支援下透過的。
而且趙煦利用自己的聲望,擴大了皇權的範圍,使得相權對皇權失去了牽制的能力,結果現在被趙佶撿了便宜。
可以說趙佶登基時,大宋的皇權也達到了一個頂峰,除了開國的太祖和太宗皇帝,就數趙佶手中的權力最大,所以趙佶才能這麼任性。
“燕國公,在圈地這件事上,為何一直沒見你表態?”
這天下了朝會,曾布卻忽然找到寧復問道。
這幾天大臣們並沒有放棄勸誡,每天都有無數的奏本送到趙佶手中,可惜趙佶連看都不看,甚至讓人直接燒了。
“這有什麼可表態的,木已成舟,誰又能左右官家的決定?”
寧復冷冷一笑道,當初曾布他們選擇趙佶為帝,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你……”
曾布也知道寧復話中的意思,當即被噎的說不出話來。
隨後只見曾布喘了幾口粗氣,這才強忍著怒火道:“官家還年輕,現在只是一時糊塗,我等身為臣子,自當盡力勸誡,只有這樣,才能讓官家改正!”
“別妄想了,官家怎麼做是他的事,哪怕被你們強逼著推出一個替罪羊又如何,日後還不是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寧復說完轉身就走,他懶得再和曾布廢話。
曾布被寧復的話氣的熱血上湧,想要發火卻又無處可發,因為寧復說的都是實情,從趙佶登基以來的所做所為來看,絕不像是一個英明之主。
“對了!”
沒想到走出去幾步的寧復忽然停下腳步,轉身看向曾佈道。
“有句話我要告誡一下曾公!”
“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