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權力之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重處?然後呢,朝廷每年花費那麼多錢養官,他們竟然還不知足,而且天下只有一個青州嗎,會不會還有其它的州府,朕是不是一直被他們矇在鼓裡?”
趙煦發出一連串的質問。
處理何路等人只是小事,他也沒想過對青州的官員網開一面,但如何防止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才是關鍵。
“若官家不放心的話,可以命御史臺加強監管,並且任命按察使代天子巡視地方,只要發現類似的事情,朝廷絕不姑息!”
曾布這時也上前建議道。
“這些有用嗎,連青州的通判都都與他們同流合汙,皇城司的人也被收買,派幾個官員巡視地方,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被收買?”
趙煦氣呼呼的質問道。
青州的這件案子,對趙煦的觸動很大,甚至讓他對整個文官集團都產生了懷疑。
要知道大宋以文御武,可以說皇帝就是依靠著文官集團治理天下的,可是現在這幫文官卻讓他如此失望,甚至還不如童貫這個宦官讓趙煦感到放心。
“那官家的意思是……”
章惇這時也看出來了,趙煦似乎早有打算,甚至剛才的生氣也似乎有點刻意。
“朕想好了,決定在地方上設定昭宣使一職,由內侍省擔任,負責監察當地的官員!”
趙煦終於亮出自己的獠牙道。
“官家不可!”
沒想到章惇和曾布三人全都臉色一變,竟然不約而同上前阻止道。
所謂昭宣使,其實是宦官擔任的職位,只是早就廢除了,現在趙煦重設昭宣使,而且還讓他們監察地方上的官員,這勢必會讓宦官的勢力大增。
要知道對於文官們來說,一直有三大敵人,一是武將,二是外戚,三是宦官。
武將早就被大宋養廢了,外戚也受很大的限制,甚至早早的融入到文官之中,更不會對文官產生什麼威脅。
而宦官就不一樣了,雖然大宋立國之初,就禁止宦官干政,甚至連宦官的品級都是獨立的,不與朝官相混,為的就是防止宦官干涉政務。
可是自從神宗當政後,卻開始重用宦官,不但軍中有宦官擔任監軍,甚至地方的財政也派駐宦官監督。
這些宦官不受地方節制,只聽命於皇帝,而且還可以向宮中直奏,甚至許多人都有皇城司的背景,成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
其實神宗這麼做的用意也很明白,就是想利用宦官,來牽制文官集團,畢竟文官一家獨當,同樣會威脅到皇帝手中的權力。
對於這種情況,文官集團也早就十分警惕,所以在神宗死後,司馬光當政時,就開始大力限制宦官手中的權力,哪怕現在章惇當政,對宦官的限制也沒有放鬆。
甚至章惇在變法時,還特意收回一些宦官手中的權力,防止宦官坐大。
可是現在趙煦竟然要在地方派駐宦官,並且有監察官員之權。
這也意味著宦官們的權力再次擴張,從軍事和經濟,擴張到政務上,肯定會威脅到文官集團的利益,所以章惇和曾布、蔡卞才會如此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