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趙煦親自召見了郭英,寧復也陪同她一起進宮。

對於郭家軍,趙煦也是之前寧復遇險時才知道,之前一直是章惇負責這件事。

不過趙煦雖然知道的晚,卻對郭家軍十分感興趣,詢問了郭英不少事情。

等到從垂拱殿離開後,寧復陪著郭英又去了政事堂,和章惇聊了一下招降的事。

相比趙煦,章惇就實際多了,直接給郭家軍列出朝廷給出的招降條件。

不得不說章惇的誠意還是很足的,直接在青縣那邊劃出一片土地,用來安置郭家軍的人,另外還將郭家軍編入禁軍之中,配給各種物資。

至於郭二爺,更是被授予廂指揮使一職,並且賞賜了大批的財物和土地。

而且章惇還承諾,郭家軍可以獨立成軍,朝廷暫時不會往郭家軍中安排將領,免得影響到郭家軍的戰鬥力。

當然了,朝廷肯定會在郭家軍中安插監軍一職,畢竟他們接受了朝廷的招降,肯定需要受到朝廷的管制。

郭英對這些條件還算滿意,不過她又增加了一些條件,比如朝廷要給安置的郭家軍百姓發放物資,至少讓他們能夠度過第一年。

另外郭英還要求朝廷給安置的百姓免稅五年,畢竟誰都知道,頭幾年開荒十分辛苦,田地的產量也不高,如果朝廷再收稅的話,那他們又要餓肚子了。

對於這些條件,章惇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反正大頭都拿出來了,也不差這點小頭。

當然郭英這麼輕易就答應了大宋的招降條件,一方面是郭家軍的確面臨著困難,另一方面也和寧復有關,畢竟有這個堂弟在朝堂上,她至少不用擔心郭家軍被坑。

條件談妥了,寧復又十分殷勤的從章惇手中攬下後繼的事宜,親自負責郭家軍的招降與安排。

主要是寧復十分清楚,別看郭家軍和朝廷已經談妥了招降的條件,可這些條件要想落實下來,卻可能面臨一些官員的刁難。

寧復可不想主自己的親人受委屈,所以親自攬下這件事,這樣日後他在上頭督促,下面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你對郭家軍的事好像挺上心的?”

章惇讓人送郭英回驛館休息,隨即就好奇的向寧復問道。

“郭家軍說白了,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災民,湊在一起抱團取暖罷了,我在山裡見到他們時,大部分孩子都是面黃飢瘦的,所以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也想多幫一下他們。”

寧復半直半假的回答道。

章惇聞言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多想。

“對了,女真人的事你有些太輕率了,至少也應該回來後再做打算,怎麼輕易就答應與他們通商了?”

章惇忽然眉頭一皺道。

之前寧覆在趙煦面前提到女真人,引得趙煦也十分激動,幸虧最後寧復和章惇的看法保持一致,才勸住了趙煦,但這依然讓章惇覺得寧復太輕率了。

“當時我也想過從長計議,但難得與女真人有當面接觸的機會,而且他們對外人一直抱有很大的警惕和敵意,所以我才親自出面與對方商談,並且給出通商的條件拉攏他們。”

寧復耐心的解釋道。

“話雖如此,可面對遼國時,朝廷一直小心小心再小心,畢竟一個搞不好,說不定我大宋就可能會有滅國之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