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因為遼國一直保持著契丹的風俗,遼國皇帝也沒有固定的皇宮,而是隨著四季遷徙不定,也就是遊牧民族的巡狩風俗。

遼國皇帝其實一直居住在捺缽之中,捺缽是契丹語,意思是行宮、營盤。

遼皇的捺缽規模極大,甚至把整個行宮都修建在馬車上,捺缽在每個季節都會更換營地,移動時也需要大軍出動,聲勢十分的浩大。

現在馬上就要春天了,按照遼國的習俗,春捺缽一般都是捕魚獵雁為主。

所以遼皇現在也在春捺缽的營地,像這種捺缽的營地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皇帝的喜好,或是水草的改變而改變,比如後世就發現春捺缽的營地足有二十多個。

耶律洪基去的春捺缽營地位於上京以東,大概就是後世查干湖的位置。

“寧兄,咱們明天先去析津府,在那邊遊玩兩天後再上路,直接就去春捺缽的營地,到時我將皇太孫殿下介紹給你!”

蕭奉先十分興奮的介紹道。

“沒問題,不過這次慶賀的大典,遼皇可有什麼打算?”

寧復好奇的問道。

耶律洪基登基四十年,這麼長的在位時間,已經超過絕大部分的皇帝,也難怪他要大肆慶祝一番。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無非就是請各國的使節前去,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賞舞,到時你們再把賀表送上,只要哄得皇帝陛下高興,其它的事情都好辦!”

蕭奉先哈哈一笑再次道。

“那除了我們使團,還有哪些使節參加?”

寧復再次好奇的問道。

“你們大宋肯定是最重要的,另外西夏雖然發生了內亂,但西夏國主還在,而且這次他也會親自參加賀禮,可以說除了你們外,就數西夏的使團規模最大了。”

蕭奉先再次笑道。

“李乾順都快亡國了,竟然還有閒心跑來參加慶典?”

寧復聽到這個訊息也不由得驚訝的道。

“誰說不是啊,不過李乾順現在能活著,全都靠我們大遼的支援,所以他拍我們皇帝陛下的馬屁也很正常。”

蕭奉先嘿嘿一笑道。

“那除了我們和西夏外還有哪些使節?”

寧復再次問道,他主要是想打聽一個重要人物的訊息。

“剩下的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角色了,比如西邊草原上的那些蠻人部落,南邊的高麗,北邊吃生肉的女真人……”

“女真人也會來?”

寧復聽到這裡也是眼睛一亮。

他想打聽的就是女真人的訊息,確切的說是完顏阿骨打家族的訊息。

算算時間,完顏阿骨打應該早就成年了,說不定已經統領完顏部。

當然現在的完顏部還十分的弱小,甚至全部兵力加在一起,可能連千人都不到。

但誰能想到,就是這個兵力不滿千的小部落,卻在幾十年後,以摧枯拉朽之勢,接連滅掉了遼、宋兩個大國。

可惜蕭奉先對女真人十分看不起,甚至說他們是吃生肉的野人,所以寧復也沒能打聽到太多的訊息。

晚上隊伍在野外紮營,寧復和蕭奉先聊到半夜,這才回到自己的帳篷休息。

不過就在這時,楊惟忠悄悄找到寧復稟報道:“清平伯,馬原回來了!”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