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不冷化雪冷。

坐在馬車上的章惇裹了裹身上的皮裘,卻還是感覺寒氣逼人。

“真是年紀大了,越來越怕冷了!”

章惇低語一聲,隨後又覺得馬車裡太悶,於是開啟一條縫隙,順便打量著汴梁城清晨的景色。

只見街道上已經十分熱鬧了,兩側到處都是做早飯生意的小販。

趕著上工的人很多,許多人都沒時間自己做飯,所以這些小販的生意相當不錯,甚至有些急著點卯的官吏,也經常在這些攤販上吃飯。

“街上的災民的確少了許多,那小子又在搞什麼鬼?”

章惇這時一臉疑惑的再次自語道。

災民向城西聚集的原因,章惇已經查清楚了,一切都和城西的炭場有關,確切的說是寧復和王貴聯合開辦的作坊有關。

要知道災民的事情可十分敏感,歷史上多少亂子,都是從災民開始的,因此大宋朝廷上下對災民也十分關注。

本來這段時間寧復專心於武學的事情,章惇還以為寧復收了性子,卻沒想到他轉眼間又搞出這麼大的事情。

“可惜不能用以前的老辦法了,否則倒是省事多了!”

章惇忽然嘆息一聲道。

所謂的老辦法,就是大宋開國以來的傳統,只要遇到災荒年間,朝廷就會將災民編入廂軍,至少給災民一口飯吃,不會出什麼大亂子。

可是自從新政實施後,朝廷一直在裁減軍隊的規模,主要是大宋的軍隊數量實在太龐大了,不說廂軍,光是禁軍就號稱有百萬之眾。

雖然大宋士卒的待遇很低,可這麼大的數量,依然成為朝廷的一大重擔,每年光是養軍的支出,就佔了大宋財政的一半還多,朝廷早就不堪重負了。

因此當初王安石變法,裁軍就是其中的一個重項,禁軍中的老弱降為廂軍,廂軍直接解散。

到現在大宋的軍隊數量已經下降了許多,但還是十分臃腫,裁軍還是在繼續,至於將災民編為廂軍就更別想了。

馬車進到皇城,章惇也收攏心神,這才邁步下了馬車,然後走向政事堂。

政事堂是大宋宰相的辦公之所,也是大宋最核心的權力機構。

不過政事堂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無非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屋子,章惇在裡面的一個房間裡處理公務,外面則是一些政事堂的官吏。

今天不用早朝,章惇來的也比較晚。

不過他剛進到政事堂,卻是眉頭一皺,因為只見政事堂的官吏竟然圍在牆角的位置,交頭接耳的在討論著什麼?

“圍在這裡做什麼,為何不去處理公務?”

章惇邁步上前,一臉嚴厲的呵斥道。

官吏們聽到章惇的呵斥也都嚇了一跳,當即一鬨而散。

等到人散了之後,章惇這才發現,牆角位置本來設著一個取暖用的爐子,但現在爐子卻變了樣,可他明明記得昨天走的時候,爐子並沒有任何的異常?

“怎麼回事,爐子怎麼變了?”

章惇這才沉聲問道。

立刻有一個堂後官上前稟報道:“啟稟章公,爐子是宮裡派人連夜改建的,說是以後不用木炭了,改用一種名叫蜂窩煤的東西,據說是石炭做的,就是牆角的那些黑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