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的李清照看到前來送行的小姐妹們時,也興奮的尖叫一聲。

不等馬車停穩,李清照就從車上跳了下來,如一隻蝴蝶般飛撲到長亭之中。

柳清心等人也激動的拉住李清照的手,一個個依依話別。

詩社這種組織,本來流行於讀書人之中,主要做為讀書人的消遣聚會之用。

但對於女子來說,詩社卻是她們最大的生活圈子。

她們在詩社裡結識朋友,交流喜好,雖然偶爾會有些勾心鬥角,但大部分人的感情還是十分真摯的。

因此對於李清照的離開,所有人都十分不捨,更有人開始抹起了眼淚。

話別之後,有人折了長亭邊的柳枝為李清照送行,也有人拿出準備好的詩詞,送給李清照留做紀念。

柳清心也很傷感,但即沒有折柳,也沒有送上自己的詩詞。

最後李清照來到柳清心面前道:“柳姐姐,我要走了,你在京城也要保重身體!”

柳清心上前幫李清照撫去額頭的碎髮,這才開口道:“清照你要遠行,我本來想要準備一首送別的詩詞,無奈心思一直靜不下來,所以只能救助於官人……”

“寧姐夫給我寫了送別的詩詞?”

李清照聞言眼睛一亮,之前離別時的悲傷也一掃而光。

長亭中的其它姐妹們也都打起精神,想聽一聽寧復這位大才子又有什麼大作?

“沒有,官人不肯作詩詞。”

柳清心搖了搖頭。

李清照的小臉一跨,眼神也黯淡下去,其它人同樣露出失望的表情。

“不過官人教我唱了支送行的曲子,我覺得挺好聽的,我來唱給你聽,就當是送別之禮!”

柳清心卻接著再次道。

“曲子?”

李清照和其它人都是一愣,與詩詞相比,曲子可就顯得粗鄙多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渾然天成的歌詞,再加上悠揚的曲調,使得這首《送別》格外動人心絃。

柳清心聲音輕柔,又與李清照離別在即,將一腔的離別之情都融入到歌聲之中。

本來還有些喧囂的長亭,隨著柳清心的歌聲慢慢安靜下來。

離別的悲傷隨著歌聲,傳遞到所有人內心深處,多愁善感的少女們,這時已經淚如雨下。

李清照更是哭成個淚人兒,她分不清是因為寧複寫的曲子好,還是柳清心唱的好?

一曲唱罷,長亭中久久無人說話。

天色已經不早了,李清照的家人催促著她上路。

雖然萬分不捨,但李清照只得揮淚向眾人告別。

就在李清照上馬車之時。

也不知是何人開的頭,長亭中再次響起“長亭外,古道邊”的歌聲。

最後詩社的少女們齊聲合唱,為遠行的朋友送行。

悠揚的歌聲也吸引了城門兩側不少人的注意,也有同樣送別的行人,聽到這首歌也感同深受,不禁低聲吟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