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之前還能表面展現對張昭的友好,但現在他已經懶得再做表面的姿態。

合肥的慘敗讓他深深感覺到了天命的厚重,傳說中的天命壓得他喘不過氣,濃濃的挫敗感讓他決心露出獠牙,狠狠在盟友的身上咬上一口。

如果從大局上判斷,這絕對算是喪失了理智,可好多事情已經不能用大局來判斷。

如果能拿到荊州,就能恢復江東世族計程車氣,並且給自己治下的土地增加大量的人口和產出。

至於一匡天下的雄圖壯志和各種虛無縹緲的理念……

孫權現在已經懶得琢磨這種事了。

吳軍上下倒是談不上士氣高昂,但只要不是面對合肥的銅牆鐵壁,他們似乎感覺自己一下活了過來。

連孫劉聯盟的締結者魯肅都願意聽從孫權的調遣,開始向荊州進發。

當然,這次魯肅還是先禮後兵,給關羽送去書信,表達了一下東吳的最後條件。

如果關羽願意讓出荊州,退回益州,孫劉還可以繼續聯盟——孫劉聯盟必須也永遠必須以孫權為主導,如果孫權不能佔據孫劉聯盟的主導地位,那這聯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關羽非常佩服魯肅,然後果斷拒絕了他。

已經丟失零陵的關羽從容調集兵力,水陸大軍三萬完成集結,大不了……

先跟你好好掰掰手腕再說。

“我受大兄之命,鎮守荊州,眼下孫權小兒來犯,不得不除。

我親自率領大軍出征,這荊州諸事嗎……”

按理說,關羽出兵之後應該將大小諸事委託給南郡太守糜芳。

可關羽思考片刻,還是將手中的印信舉起,送到了一個容貌有些醜陋的文士手中。

“先生,我關羽一生很少相信別人,但我家軍師說,想要保住荊州,非得讓我依靠先生。

這荊州的大事全都託付給先生,等於關某將自己的人頭寄在先生手中。

還請先生千萬小心珍重,他日歸來,定與先生痛飲。”

這醜陋的文士自然是龐統。

周瑜死後,他就來到了劉備帳下,跟諸葛亮一起被封為軍師中郎將。

但相比於容貌雄偉又深得軍心的諸葛亮,龐統明顯跟軍中大部分人的關係都不好。

之前進攻益州龐統主動請纓,請求擔任主攻來打響自己的名聲。

沒想到諸葛亮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他堅決拒絕龐統入蜀,非得讓龐統在身後的荊州留守,自己興沖沖地跑進了益州。

這可把龐統氣的七竅生煙。

他認為諸葛亮這是故意跟自己爭功,分明不想給自己好過——稍微正常一點的文士都不願意跟關羽搭檔,關羽脾氣爆、主意大,基本是天老大他老二,跟這種人在一起共事真是比上陣狠狠打一仗都艱難。

可龐統耐著性子留下來,卻發現關羽雖然依舊脾氣暴躁,可面對他的時候卻總能勉為其難剋制一下自己的性子,甚至還能耐心聽從龐統的一點建議。

甚至這次出征,他還把大事全都託付給了龐統這個交情並不是很深的人。

這是何等的信任。

龐統捧著關羽的官印,臉色非常複雜。

許久他才嘆道:

“雲長此去,準備如何應付?”

“哼,孫權小兒以魯肅攻江陵,別遣呂蒙攻零陵,我當分兵應付,必殺二賊。”

關羽對自己的武力非常有自信,魯肅雖然用兵的本事不錯,可他們這麼多人圍著合肥打了許久都打不動,憑什麼能打得過關某人?

關羽下定決心主動出擊,先把零陵那一路打退,之後挾大勝之威跟孫權決戰。

荊州水軍操練已久,絕不輸給吳軍,順流而下更是無往不利,關羽認為自己片刻功夫就能殺得他們片甲不留。

龐統沉吟片刻,搖頭道: